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筑梦荒野--来自一所监狱的创业记忆

筑梦荒野--来自一所监狱的创业记忆

  • 字数: 23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王文华
  • 商品条码: 97875197198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文华著的《筑梦荒野——来自一所监狱的创业 记忆》介绍:1952年底,以刘发清政委、尹祥立场长 为代表的一批军人,带领数千罪犯踏上了号称“浙江 西伯利亚”的浙北荒野,开荒种地,筑路建房、拯救 灵魂、建设农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凭着毅 力和信念,怀着对监狱事业的无限忠诚,经过多年的 辛勤努力,在满眼荒凉、遍地野草的几十平方公里的 地域,开垦出一片硕果累累的良田和启迪心灵的园地 ,不仅创造了浙江垦荒史上的奇迹,也为中国现代监 狱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篇纪实文学《筑梦荒野——来自一所监狱的创 业记忆》通过大量史实和文学描绘,再现了浙江省南 湖监狱艰苦的创业历程。南湖监狱的创业史是新中国 监狱创建的真实写照,也是浙江省监狱奋斗史的一个 缩影。一所监狱的创业轨迹,折射出一个国家法治建 设前进的坚定步伐,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时代前行的厚 重足音。第一代干警用他们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一 生,凝炼铸就了监狱的优良传统和创业精神。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浙江西伯利亚” 楚越文化的碰撞,让这片交汇处充满了神秘 冰冷的古战场,诠释了这里荒寂的历史 “跑马圈地”的军人,蒙尘中坚定了信仰 先遣小分队.敲开了荒野的大门 充满个性的移民后代,不拒远方的来客 第二章 打破沉默的荒凉 让历史告诉你:我们先来说说监狱 沉人湖底的村庄,历史注定会铭记一切 司令员和公安局长,算得上是强强联手 遮风挡雨的农草房:一个在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 情结 昌硕故里。飞出翠色的竹龙 农场人开垦了自己的路,也打开了生存通道 荒野之中,凝结着牢不可破的情谊 兵马已动,保障后勤异常艰难 第三章 碎片中的记忆 风风雨雨,走到今天的第一代垦荒人 通讯员“陈小鬼”,农场年龄最小的干部 方关宁:农场史上最早的会计 “大老王”,一个来自北方的汉子 粮食,一个“老红军”心中的梦想 全靠两条腿,不服输的“采购员” 荒野里的轰鸣。农场迎来“最牛”的汽车司机 灾害面前,还原军人的本色 “假公济私”,任小富回乡买耕牛 庄稼能手,展示劳改干部的新风范 一辆自行车的故事,足以让你泪奔 拒绝半价戏票,只为一个军人的尊严 坚守,考验着每一个人 第四章 荒野救赎 冬训评比运动和赎罪劳动竞赛 九宫房前,九宫道信徒的醒悟 长隆,恶习在这里被铲除 大枫树.他们的生活重新开始 大堡子三角地,他们的改造生活并不轻松 梨园,见证了历史反革命的悔过 他们明白,逃跑是没有出路的 江湖义气,不该延续到农场 灵魂的升华.两个年轻人的改造故事 两派争斗:那些来自军统的人 寂静的夜空.清脆的枪声突然响起 第五章 传承的力量 他们,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 董崇新:“劳改战线的好干部” 留影七里亭:“浙江劳改医院” “浙江建设兵团”难忘的岁月 “禹园”香飘,南湖人的茶叶情缘 南林场:全省最大的独立关押点 盘活土地资源,支援国家和地方建设 “三个延伸”到“微心愿” 南湖,这里的土地不再“冷” 后记:留住历史根脉传递精神信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