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科学二重性论纲

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科学二重性论纲

  • 字数: 206
  •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
  • 作者: 李娟
  • 商品条码: 97875665016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及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1.3 关于题目的几点说明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1.2.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归属”问题 1.2.3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可行性分析 2 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的西方社会历史研究及其学科视角 2.1 西方社会历史研究的历时性考察 2.1.1 西方社会历史研究的历史 2.1.2 西方社会历史研究的趋势 2.2 西方社会历史研究的学科视角 2.2.1 历史学的视角 2.2.2 神学的视角 2.2.3 政治学的视角 2.2.4 哲学的视角 2.3 哲学和科学在近代西方社会历史研究中的对峙 2.3.1 科学和哲学的分化 2.3.2 历史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方法论比较 3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视界及其学科之困 3.1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轨迹 3.1.1 历史唯物主义的阶段性演进 3.1.2 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蕴 3.2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视界 3.2.1 丰富“历史”内涵 3.2.2 重构“历史”框架 3.2.3 还原“历史”真相 3.3 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之困 3.3.1 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之困何以产生 3.3.2 “哲学一科学二重性”概念的提出 4 “哲学一科学二重性”: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之困的 可能解 4.1 “哲学一科学二重性”的解释依据 4.1.1 关于“哲学”和“科学”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观和科学观 4.1.3 “哲学一科学二重性”提出的合理性 4.2 “哲学一科学二重性”的解读方式 4.2.1 从研究视角看 4.2.2 从理论内容看 4.2.3 从方法论原则看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研究的问题 5.4 讨论的延伸 附录 附录一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之争的再思考 附录二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特征问题的若干思考 附录三 马克思、恩格斯论哲学的三维定位 附录四 哲学抑或科学? 附录五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求解向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