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俄语的认知研究

俄语的认知研究

  • 字数: 214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杨明天著
  • 商品条码: 7810951866
  • 版次: 1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04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利用认知心理学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语言进行研究。杨明天著的《俄 语的认知研究》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这一课题,密 切跟踪国内外在认知语言学方而的最新动态,对已有 的学术流派和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吸 收了其中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理论和 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配以大量的实例和个案分 析,尤其对柏杨散文进行了分析,从而使这项研究的 意义拓展到了其他语言。本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第一章 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1.1 引言 1.1.2 认知与认知科学 1.1.3 两代认知科学 1.1.4 认知语言学 1.1.5 语言认知研究的方法 1.1.6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1.6.1 框架理论和脚本理论 1.1.6.2 拟象性 1.1.6.3 象似性和语法化 1.1.6.4 认知语法 1.1.6.5 话语的认知研究 1.1.7 认知研究与语用维度 1.1.8 世界的图景 1.1.8.1 世界图景的概念及分类 1.1.8.2 语言的世界图景和词汇引进 1.2 认知语义学研究概述 1.2.1 认知语义学简史 1.2.2 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 1.2.3 语义学与认知行为 1.2.4 语义和现实的关系 1.2.5 主要语义理论概述 1.2.5.1 原型意义 1.2.5.2 范畴理论 1.2.5.3 范畴化 1.2.5.4 前景和背景 1.2.5.5 侧面、基体和积极区域 1.2.5.6 隐喻 1.2.5.7 意义的组织和多义现象 1.2.6 Mop的结构语法 1.2.7 A.XepcKoBHu的前置词语义 1.2.8 拓扑语义学 1.2.9 认知语法的语义描写 1.2.9.1 意象及其维度 1.2.9.2 意象图式 1.2.9.3 意象图式与图式变化 1.2.10主流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比较 1.2.10.1 理论的共同点 1.2.10.2 理论的差别 1.2.11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共识 1.3 小结 第二章时间/空间语义的认知研究 2.1 俄语时间语义的认知研究‘ 2.1.1 时问语义的认知研究概述 2.1.2 线性时间模型认知 2.1.3 循环时间模型认知 2.1.4 小结 2.2 俄汉语具有“远”语义的空间词语的隐喻接近 2.2.1 概述 2.2.2 语言空间的特点 2.2.3 准空间“远” 2.2.4 异象存在空间“远” 2.2.5 俄汉语空间“远”向时间的转化 2.2.6 俄汉语空间“远”表示程度 2.2.7 小结 第三章俄汉静态感觉世界的语言表达 3概述 3.1 心理学关于感觉的基本结论 3.2 语言感觉限定语的基本分类 3.3 标准性质的限定语和递近性质的限定语 3.3.1 标准性质的限定语 3.3.1.1 颜色 3.3.1.2 形状 3.3.1.3 触觉 3.3.1.4 味道 3.3.1.5 气味 3.3.1.6 光线 3.3.1.7 声音 3.3.1.8 尺寸 3.4 知觉限定语的功能性、客体性、多情态性 3.4.1 视觉的光线与颜色 3.4.2 视觉与触觉的形状和尺寸 3.4.3 视觉和触觉 3.4.4 味道和气味 3.4.5 声音 3.5 小结儿 第四章 温度和开始/结束语义的认知分析 4.1 俄汉温度语义隐喻的接近 4.1.1 概述 4.1.2 俄汉语基本温度意义的比较 4.1.3 俄汉语温度语义的隐喻的使用 4.1.4 小结 4.2 俄汉语“开始”和“终结”语义的隐喻使用的接近 4.2.1 概述 4.2.2 积极使用在“开始/结束”惚喻过程中的述谓 4.2.3 小结 第五章 命运和生/死的认知分析 5.1 俄汉“命运”概念的理解接近 5.1.1 概述 5.1.2 命运的人性化 5.1.3 命运作为信息的来源 5.1.4 命运存在的形式 5.1.5 命运的几何形式 5.1.6 命运的物化 5.1.7 小结 5.2 俄汉“生/死”的语言世界图景 5.2.1 概述 5.2.2 生/死的意义 5.2.3 俄汉语生/死的世界图景比较 5.2.4 小结 第六章 俄语动词体的认知分析 6.1 概述 6.2 动词基本体意义的认知图式的演变 6.2.1 52—54年《语法》之前及现代俄语科学院语法体系之外的对体的认识 6.2.1.1 体的初步形象 6.2.1.2 动词体的级图式和道路图式 6.2.1.3 体的“线”、“点”、“圆圈”图式 6.2.2 科学院现代俄语《语法》对动词体的认识 6.2.2.1 52—54年《语法》对动词的体认识 6.2.2.2 70年《语法》对体的认识 6.2.2.3 80年《语法》对体的认识 6.3 动词体的认知分析 6.3.1 行为的界限和完整性问题 6.3.2 运动动词体意义 6.3.3 重视观察者的因素来解释体的意义 6.3.4 完成体与现在时 6.3.5 被动态中的体意义 6.4 小结 第七章 语句一句子的认知观 7.1 概述 7.2 基本观点 7.3 语句一句子的认知观点 7.3.1 紧随关系、否定关系和带有原一因限定语的疑问 7.3.2 人称、动物性 7.3.3 重复意义 7.3.4 普遍一个别关系 7.4 认知模型 7.5 复杂的认知模型 7.5.1 简单句中时间意义的繁化模型 7.5.2 复合句中时间意义的繁化模型 7.5.3 句子的无连接词联结体中时间意义的繁化 7.6 小结 第八章 篇章的认知研究 8.1 篇章的认知心理研究对叙述性精读课文教学的启示 8.2 纯科学篇章的隐含性 第九章 柏杨杂文幽默的认知分析 结束语 本书主要术语的汉俄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