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法的伦理分析

立法的伦理分析

  • 字数: 253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刘爱龙
  • 商品条码: 97875036862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律是人类实践理性的产物,立法的目的旨在创制优良法律。而优良 法律的关键之处在于其伦理正当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时应特别注重对 立法的伦理分析。本文主要关注两个彼此紧密关联的问题:其一是考察何 种道德理想与价值观念能够成为法律的内在精神,并如何逐步实体化为法 律的立法原则与法规范的内容;其二是从宏观上考察作为支配整个立法过 程的各个层面与方面的立法技术的伦理正当性,重点对立法权、立法主体 、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狭义的)的各个层面与方面进行伦理分析与道德解 读。依此,基于历史唯物论基础上的价值分析方法,从法律与道德之相互 关联性的法律伦理学视角出发,文章对立法的伦理分析专注于以下几个方 面: 首先是对立法权的伦理分析。作为考察立法权的先在环节,政治统治 的合法性基础必须被纳入考量的视野;接着分析立法权和其他国家权力之 间配置的伦理正当性问题;基于前述两种分析,最后的环节是探究立法权 分配的伦理机制问题。 其次是对立法主体的伦理分析。唯有在构成上具备伦理正当性的立法 主体,才能确保其对立法权的运作、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正当性,这也是公 民之所以守法、法律之所以被信仰的根本原因。接下来要解决的是该种具 有正当性与合法性的立法权如何运作的问题。在此,作为立法决策机制之 伦理成因的“合意”就成为分析重点。与此同时,作为制约立法过程、影 响立法者立法行为的伦理素质,自然要被纳入到立法主体的伦理分析视域 。原因在于,立法者良好的伦理素质,为基于统治合法性和合意立法决策 机制而形成的具有正当性的立法决策结果的现实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保 障维度。 再次是对立法内容的伦理分析。任何立法都要遵循一定的立法原则, 是在立法原则指导下的产物,因而法律规范的内容受制于立法原则,而立 法原则又直接导源于法的正义理想,是法的各种价值的综合体现。因之, 第一,应聚焦于法的正义理想,探究从法的价值演化为立法原则的成因以 明晰法律的伦理基地。第二,应考量从立法原则如何具体化为法律规范以 明晰良法的实体内容。有鉴于一切法规范都以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为具体内 容,是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复合体,因而,在此应着力分析法律权利与义务 及其相互关系的正当性,以及道德权利上升为法律权利的原因与途径,道 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的双向互动,藉此以明晰法规范内容的伦理正当性。第 三,应分析不同立法原则的差异,以及在迥然有别的立法原则的指引下, 立法者是如何构造法规范内容的。 又次是对立法程序的伦理分析。立法程序的好坏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在伦理学视野中从学理层面来考察,更是一个程序之正当性问题。基于 此,第一,应考察立法程序的价值使命和伦理本性以明晰其伦理性质。第 二,应在实证的历史分析维度和形上的学理分析维度,探究监法程序生成 的伦理机理。然后重点剖析正当程序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最后是对立法技术的伦理分析。从狭义上来看,立法技术的伦理其实 质是法律规范生成之表达技术的伦理。在对立法技术的伦理分析之必要性 与可行性作出分析后,文章对立法语言的表述、法律体系的建构和法之续 造等三项立法技术作出了较为深入的伦理探究。
作者简介
刘爱龙,1970年9月生,湖南双峰人,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在《法学》、《现代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参著2部。
目录
序/1 中文摘要/1 导论/1 第一章 立法权的伦理分析/18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19 第二节 立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间的合理配置伦理/32 第三节 立法权分配的伦理机制/45 第二章 立法主体的伦理分析/52 第一节 立法主体构成的伦理成因/54 第二节 博弈伦理在立法决策中的作用/60 第三节 立法者的伦理素质/70 第三章 立法内容的伦理分析/84 第一节 从法的正义理想到立法原则:法律的伦理基地/86 第二节 从立法原则到法律规范:正义理想的具体化/148 第三节 不同立法原则及其法规范内容的伦理检讨/174 第四章 立法程序的伦理分析/208 第一节 立法程序的伦理性质/210 第二节 立法程序生成的伦理机理/224 第三节 正当立法程序之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244 第五章 立法技术的伦理分析/264 第一节 立法技术之伦理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66 第二节 立法语言的表述伦理/280 第三节 法律体系的建构伦理/301 第四节 法之续造技术的伦理/319 参考文献/347 后记/35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