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民法总论

德国民法总论

  • 字数: 276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陈卫佐
  • 商品条码: 978750367625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5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卫佐博士近10年来研习德国民法典的心得的总结。作者曾经 留学德国6年,倾5年心血译注德国民法典,对德国民法的立法、学说和司 法判例有一定的了解。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资料最新。目前翻译成汉语的关于德国民法总则的著作有些是 2002年1月1日德国债法改革以前的,与德国现行法的状况相去甚远。本书 所引用的全部条文反映的是2007年2月1日的立法状况(作者译注的《德国民 法典》第2版反映的是2005年3月1日的立法状况)。 二、语言出色。本书语言精练、文笔平实、思想明晰、逻辑性强,可 以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了解德国民法典总则的条文、原 理、原则及方法,窥其堂奥,得其要领。 三、方法独特。在方法论上,本书既有别于国内现有的民法教材,也 有别于德国民法著述的汉译;既有从特别到一般的归纳概括,又有从一般 到特别的演绎分析;既重视条文和原理的注释适用,又重视民法实例的操 练演习。读者如能“来回穿梭于法律条文与教科书之间”(王泽鉴教授语) ,必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四、案例众多。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编选、设计了120余个与德国 民法典总则有关的案例。它们贯穿于全书的始终,使书中论述大为增色。 透过这些案例及作者所做的解答,读者可以对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法有更 加深入的了解,使法律思维得到有益训练。如能做到先不看书中的解答, 而试着自己寻找作为请求权基础的民法典规范,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简介
陈卫佐,1967年8月出生于广西南宁市,汉族。 1986年考入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90年毕业行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德国萨尔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以magna cure laude的成绩获德国萨尔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自2004年10月至今为清华夫学法学院副教授(电子邮件:chenwz@mail.tsinghua.edu.cn)。 曾于1990年7月至1998年5月在中南政法学院从事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的教学工作(其中1990年7月至1995年11月仟助教,1995年11月至1998年5月任讲师);1996年7月1日至8月31日以海牙国际法学院(英SgHagu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法文Acad6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1996年博士奖学金获得者身份,在海牙国际法学院从事研究工作;自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为德国萨尔大学(Universitat des Saarlandes)欧洲法研究所研究人员,从事德国民法、比较法和国际私法的研究工作;自2003年4月起为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国际比较法学院(Faculte internationale de droit compar6)客座教授,已先后用法文为国际比较法学院2003年4月、2004年4月、2005年4月、2006年4月、2007年4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的春季讲习班和2003年8月在奥地利格拉茨举办的夏季讲习班讲授比较法。2005年4月、2006年4月、2007年4月以客座教授(professeur invite)身份在法国罗贝尔·舒曼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5年7月在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参加中美国际私法圆桌会议。 所获奖学金:1996年为海牙国际法学院博士奖学金获得者;1998年5月至8月为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短期研究奖学金获得者;2001年6月至2004年4月为德国瑙曼基金会博上奖学金获得者。 主要著作:德文专著《国际条约的冲突规范中的反致和转致》(德国彼得·朗欧洲科学出版社2004年德文版);《德国民法典》(译注,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6年第2版);专著《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目录
第一编 德国私法概述 第一章 法、私法与民法 第二章 德国民法典 第二编 权利 第三章 法律关系与权利 第四章 请求权、抗辩权 第五章 权利的实现及保护 第三编 权利主体 第六章 自然人 第七章 法人 第八章 有权利能力的合伙 第四编 权利客体 第九章 权利客体、财产、企业 第十章 物 第五编 法律行为 第十一章 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概述 第十二章 合同及其成立 第十三章 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要件 第十四章 意思瑕疵 第十五章 附条件的、附期限的和需要同意的法律行为 第十六章 代理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