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用人生讲化学/高校名师教学案例精选

我用人生讲化学/高校名师教学案例精选

  • 字数: 146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刘金库
  • 商品条码: 97871223411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用人生讲化学》是作者在教学一线工作十余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作者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形成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成功打造了“没有低头学生”的课堂,带出了“没有一个学生掉队”的班级。 全书以“走近学生”“倾心课堂”“心际沟通”“探索新路”四个篇章分别展开。书中剖析了大学生课堂教育的现状,分析原因,知己知彼,提出“漩涡效应”“重拾‘戒尺’”等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书着力阐述了如何进行课堂内容设计、考核方式重构等,为打造精品课堂出谋划策。此外,着眼于教育的核心,本书对课堂内外进一步升华教育教学方法加以陈述,以课堂教学、创新活动为载体,直面学生,倡导教师教书更要育人。最后,本书立足新时代、新形势,列举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如打造“产教研”一体化课堂、探索实验课程的“双线”教学等,与时俱进提升育人效果,并提出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本书可供化学专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理工类高校的教学辅导员阅读借鉴,以拓展教学与管理大学生的方式、方法。
作者简介
刘金库,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处长,教授, 刘金库,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首批创新创业导师,国家电磁屏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Inorganic Chemistry”、 “ACS Apl. Inter. Mat.”等几十家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人。带领的团队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4位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7名。 1999年同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硕博连读,2004年7月同济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在上海涂料公司从事功能涂料研发工作近一年,2005年5月入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2年入选首批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发展支持项目,2015年获跟踪支持。现以第 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2篇,荣获华东理工大学“模范班导师标兵”, “教书育人奖”、市校级教学成果奖、华东理工大学优 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奖项。 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设计及应用研究。现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交叉与重大项目、上海市汽车工业发展基金会基金、温州市科委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纵向项目二十余项,为企业解决防腐、导电、电磁屏蔽、环境监测与治理等横向技术难题二十余个。课题组在“Inorganic Chemistry” “Crystal Growth Desig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专利转让2项,已产业化技术2项。
目录
1走近学生 第一节 调研: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 / 2 第二节 问诊:大学生缘何背离课堂 / 4 一、调研呈现原因及剖析 / 4 二、多视角下深层次原因探析 / 7 第三节 应对:多途径抓住学生的心 / 9 一、巧借化学原理 / 9 二、打造“旋涡效应” / 13 三、激情互动教学 / 20 四、教师重拾“戒尺” / 26 五、强化归属感 / 31 教育锦囊 / 37 2倾心课堂 第一节 萃取课程内容 / 40 一、内容与课时形成矛盾 / 40 二、有效撷选课程内容 / 41 三、积极应对课时不足 / 43 第二节 优化教学过程 / 47 一、传承与更新 / 48 二、实践与思考 / 54 三、解构与重构 / 59 第三节 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 65 一、多种考核方式 / 65 二、考核实施原则 / 68 三、实施效果分析 / 70 教育锦囊 / 72 3心际沟通 第一节 用人生感悟交心 / 74 一、课堂应担负育人责任 / 74 二、化学与人生交互诠释 / 75 第二节 将责任意识托付 / 79 三、教书育人须相得益彰 / 79 一、化学专业课引入责任意识 / 80 二、化学实验课植入责任意识 / 84 三、化学实验课浇灌感恩意识 / 88 四、综合实验课构筑专业情怀 / 94 五、责任意识培养的建议与展望 / 102 第三节 创新实践增强学生潜能 / 103 一、依托平台: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创新实践基地 / 103 二、打造品牌:“化学改变生活”活动 / 104 三、效果分析: 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 109 第四节 由内涵建设凝心聚力 / 113 一、探索“真心”加“策略”班导师工作模式 / 113 二、创设正能量软环境温暖工作氛围 / 119 三、鼓励青年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 122 教育锦囊 / 128 4探索新路 第一节改革势在必行 / 132 一、高等教育教学面临新形势 / 132 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新理念 / 133 三、课堂教学发展呼唤新方向 / 134 第二节 直面现实困境 / 135 一、问题:高中课改致教学复杂 / 135 二、难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 / 136 三、应对:多措并举分层次培养 / 138 第三节 创新教学模式 / 141 一、本科自催化教学模式 / 141 二、产教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 146 三、“案例贯穿授课过程”教学模式 / 152 四、基于ISO 9001质量标准的教学模式 / 158 五、本科综合实验“双线”教学模式 / 166 教育锦囊 / 172 学生感言 / 174 结语 / 17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