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隐私:制度议题与多元理论

信息隐私:制度议题与多元理论

  • 字数: 24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戴昕 著
  • 商品条码: 97873013496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实世界中,特别是在专业研究领域之外的公众生活经验中,数字通讯、互联网、新媒体乃至各类应用的出现、普及和不断迭代,以及相关争议和困扰的层出不穷,是“信息”作为法治议题受到特别关注的基础。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结合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誉修复和科技伦理等前沿疑难法律问题,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充分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和社会科学理论框架,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丰富画卷,并实现了真正有解释力、有启发性的理论化。这本书值得任何生活在数字社会中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戴昕 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双学士(社会学专业)学位、美国杜克大学法律博士(J.D)学位、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J.S.D)学位。曾于美国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纽约和香港办公室任专职律师,并曾于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任教。研究和教学领域包括法理学、法律经济分析、信息隐私法、数据化公共治理、比较法等。发表中英文学术文字四十余篇,获国内外科研教学奖励若干。兴趣驳杂,六经注我,好读书不求甚解,谈学问最怕无聊。
目录
导论超越定义,不求分类 第一编隐私:多元规制与社会规范 第一章公众人物隐私:基于多元规制的分析框架 杨女士、杨女士和杨女士 “类型化”加“平衡论”? 隐私保护的实质分析:分配视角下的福利影响 多元规制 多元规制视角下的隐私保护 与普通人何干? 小结 第二章隐私规范:“看破不说破”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与“看破不说破” 隐私规范的价值基础 局限与边界 从社会规范到法律 小结 第二编数据:经济结构与法律关系 第三章数据隐私的法律经济学:议题维度的展开与转进 个体权益维度的经济分析 企业竞争维度的经济分析 生产关系维度的经济分析 论题转向:机制设计 小结 第四章数据“确权”? 数据法形式主义 数据不是石油 到底什么是“界权” 一个例子:基于“安全港”规则的数据界权 小结 第五章关系界权 权利作为关系 个体权益维度的关系界权 企业竞争维度的关系界权 公共数据体制的界权 小结 第三编声誉:私人处遇与社会信用 第六章声誉机制:损害与修复 “好名声乃命中至宝” 声誉利益与声誉损害 “声誉修复” 声誉信息的修复机制 声誉修复的当代场景:“信用修复” 小结 第七章社会信用与声誉国家 如何理解“社会信用体系” 自由主义叙事:“法治分散” 国家主义叙事:“德治集中” 发展和现代化叙事:“规制强化” 张力与演进:从“黑名单”到“智慧城市” 作为“数据宪制”的社会信用立法 小结 后记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