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传播研究 : 新领域、议题与案例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传播研究 : 新领域、议题与案例

  • 字数: 388
  •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 作者: 张增一|总主编:孙小淳
  • 商品条码: 97875232087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拓展科学传播 研究领域、引入新的研究视 角或方法对近些年来与科技 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开展经 验研究或案例研究等方面所 做的尝试。研究领域包括科 学传播、健康传播和环境传 播;引入的新的研究视角或 方法,如社会建构论、社会 风险理论、数据挖掘、质性 分析(尤其是利用NVivo工 具)、话语分析(话语建构 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文 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等;研究 的媒介类型包括报纸、微博 、微信公众号、科普纪录片 、科普游戏、科普真人秀等 ;涉及的议题包括科学家形 象、国家科技形象、转基因 、气候变化、“PX事件”人工 智能、虚假信息、食品养生 、注意力分配等。希望本书 对拓展我国科学传播研究的 领域和视野,对发展具有本 土化特色的科学传播理论以 及我国科普相关政策的制定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增一,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新闻与科学传播系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科普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科技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理事。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领域 1.1 国际环境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2 环境传播: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1.3 科学游戏研究评述 1.4 科学纪录片研究综述 第二编 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些议题 2.1 错误信息的产生、传播及识别和控制 2.2 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识别与控制 2.3 国外科技报道研究:方法与趋势 2.4 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与问题 2.5 科技报道对科技事件的建构 第三编 社交媒体科学传播的经验研究 3.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态度 3.2 在线健康传播运动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 社交媒体中错误信息传播的回音壁效应 3.4 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产品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3.5 “果壳”与“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比较研究 第四编 媒介、话语与建构:争议性议题的科学传播案例研究 4.1 知识生产和话语建构:对中国转基因议题建构要素和过程的分析 4.2 转基因议题中科学话语的建构策略分析 4.3 “PX”风险何以持续争议 4.4 风险与安全:“PX”议题报道中专家话语分析 4.5 对中国报纸关于“巴黎会议”报道的话语分析 4.6 中国报纸关于“气候门”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 第五编 科学传播理论探索 5.1 《申报》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 5.2 从科学的视角看燕窝:解构还是建构 5.3 食品养生中的两种知识传统的冲突 5.4 从常人理论看专家与公众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差异 5.5 科普真人秀赛程设置的注意力分配机制 5.6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事件的跨媒介传播分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