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马归来

天马归来

  • 字数: 150
  • 出版社: 中国财经
  • 作者: 航月//加斯吾扎克·吐鲁汗江|
  • 商品条码: 97875223297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之—航月,虽 祖籍江苏,但因父母支援新 疆建设,出生在新疆哈密市 巴里坤,逢人只说自己是地 地道道的草原女子;另一名 作者加斯吾扎克-吐鲁汗江 是新疆的哈萨克族人,现任 昭苏县群众文化艺术家协会 主席,四十年来,致力干收 集、整理、出版新疆的民间 传说、童话故事、谚语,是 国家文化部评定的“优秀基 层文化工作者”。 2078年,两位作者联合 走进“中国天马之乡”——新 疆昭苏开展田野调查,深入 一线,观察、探寻、记录昭 苏草原人的真实生活。他们 观察和采访的对象上至八十 多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几 个月尚嗷嗷待哺的幼童;既 有哈萨克族人,也有汉族人 、蒙古族人、维吾尔族人。 这些受访对象,共同熔铸成 一个强大、团结、和美的民 族共同体。书中的“天马”, 既明指在昭苏草原上悠游自 得的灵物,也暗喻在昭苏草 原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不管 是马,还是人,他们皆因这 片壮美的草原而生,也反过 来为昭苏草原增添了可以世 代传颂的如诗一般的华章。 在两位作者的笔下,驯 鹰人哈山一生与金雕为伴; 诗人卡哈甫和阿曼开来得用 诗歌书写民族历史,更把自 己的一生过成诗;艾山和老 伴默默无闻地传承本民族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羊舞 和白毡帽;古代鸟孙将士们 恩乡的忧伤被草原石人凝固 和存放;边防派出所指导员 李建民把全村的贫困孩子视 如己出,以博爱践行“警民 一家亲”;巡边员草克特格 斯默默地以边境为家;牧马 人尼曼几代人在军马场饲养 纯种天马;画家姚迪雄一辈 子爱马、画马;驯马女教练 吉尔格力忧伤的表情书写着 全是马的故事;苏吾克托海 学校的青少午女子足球队的 孩子们为国家效力的热望永 不熄灭;植物学专家敬松老 师如草原上的一花一草般质 朴,又生命力顽强;热黑拉 、托列吾、阿依丁坚特本民 族音乐和舞蹈,把民间乐曲 《黑走马》弹出和跳出时代 的新音;古丽延续着奶奶哈 萨克族女人坚韧的人生信念 ,坚守着生活一直朝前走的 希望;阿依努尔从城市大学 回到昭苏,在草原上重新找 回“自我”……在哈萨克族灵 魂乐器冬不拉奏出的哈萨克 族民歌《故乡》的乐声里, 这些“昭苏天马”的故事格外 真实、深沉、悠远且壮美, 让人阅罢不禁因感动、感怀 而泪下,无穷的想象亦在脑 海中如万马奔腾、纵情驰骋 。 “遥望青青河畔草,几多 归马与休牛。”本书是关于 昭苏草原人的群像谱、民族 志,是散居四方的“天马”“ 游子”们唱给故乡昭苏深情 盈盈的夏塔恋、乌孙情。
作者简介
航月,原名杭月华。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三次采访西部歌王王洛宾。 1960年父母从江苏泰州支边来到哈密,1966年在巴里坤大河出生。18岁开始写诗,并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山那边的故事》获1994年全国广播电台优秀节目评选二等奖。出版有个人文集《散步的狼》、诗歌集《生命之惑》、散文集《一粒种子的逃离》。诗歌被选入《中国九十年代诗歌精选》《深圳30年成就读本》《中华诗选》等全国著名诗集。 6年民办老师,25年媒体人。个中片段、感悟、领略、懂得,这些都成了生命凝结的岁月。
目录
开篇 从家乡到故乡 壹 四季毡房远离的故乡 哈山 诗人卡哈甫 山羊舞和白毡帽 乌孙国里 草原石人 夏塔 草克特格斯 革命江 喀尔坎特大草原遇见斯琴 贰 从毡房到楼房,再到“毡房” 天马归来 驯马人 军马场 苏吾克托海 把天马画在服装上的女人 他的眼里是野花的故乡 加苏扎克 热黑拉 阿孜古丽 阿曼开来得 托列吾和阿依丁 阿依努尔 可得尔可西 我眼里的昭苏 后记一 我从来处来,向去处去 后记二 从《故乡》到《天马归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