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 字数: 278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国际能源署
  • 商品条码: 9787521754971
  • 页数: 381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同时也是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低碳转型将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福利,同时为世界实现气候目标做出更大贡献。当前,中国有能力也有办法实现更快速的清洁能源转型,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安全和更包容的能源未来。那么,中国能源体系如何实现碳中和?有哪些重点领域?技术如何创新?将带来怎样的发展新机遇? 为了探讨上述问题,中国政府邀请国际能源署在长期战略方面进行合作,这本书是一大研究成果,立足行业,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政策,从国际到国内,系统探讨了中国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具体路径,对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转型的战略意义、关键领域、行业部门、技术需要、加速转型、研发创新、政策考量等七大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是宏观层面,从大的时代背景讲能源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意义(第1章),为什么能源体系必须加快转型(第2章)。 二是行业与企业层面,深入探究能源领域的几大重点部门的现状、问题、转型路径(第3章,发电、供热、燃料供应、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能源转型的技术需求(第4章,电气化、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氢气、生物能源)、能源转型的新机遇(第5章)、能源转型创新方法(第6章)。 三是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包括国际合作等(第7章)。 本书基于中国“双碳”目标,构建了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两条路径:一是“承诺目标情景”(APS)路径,反映了中国在2020年宣布的强化目标;二是实现更快转型的“加速转型情景”(ATS)路径,研究了能源领域转型将为中国发展带来的技术挑战、经济社会效益、长期的新机遇,特别是在电气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低碳氢及氢基燃料、可持续生物能源等4个领域加速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
国际能源署是OECD(经合组织)的辅助机构之一,成立于1974年11月,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它是全球能源对话的核心,致力于通过广泛的能源研究、数据统计,并出版刊物,向公众提供能源分析,如旗舰报告《世界能源展望》《国际能源署市场报告》《世界主要能源统计》《月度石油数据服务》。IEA有30个成员,8个联盟国。其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始于1996年,双方合作涵盖众多领域。2015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国际能源署的联盟国。2017年2月,国际能源署与中国国家能源局正式在北京成立了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办公室。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碳中和愿景的战略意义 经济社会背景 能源和排放趋势 能源和气候政策 第二章 能源关键领域的转型 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趋势 环境效益 能源投资 第三章 能源行业部门路径 发电和供热部门 低排放燃料的供给部门 工业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 建筑部门 第四章 能源转型的技术需求 电气化 CCUS 氢能 生物能源 第五章 抓住机遇加快转型 加速2030 年之前的转型 加速转型情景 加速转型的好处 第六章 能源碳中和的研发创新 中国的清洁能源创新 中国的能源创新方法 加速创新的机遇 第七章 能源碳中和的政策考量 建立一个全面的政策框架 政策方法和优先事项 减少现有资产排放 促进清洁技术市场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创新 国际合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