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研究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研究

  • 字数: 25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黄德林|
  • 商品条码: 97875227326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态保护红线制 度为中心,探讨了以生态空 间为立法理念的生态保护红 线制度的独特性,即突破了 以往环境要素的单一性和分 离性,不再以某一环境要素 “污染”或者“破坏”作为衡量 标准,而是以生态空间与生 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作为标 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生 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调整、 信息公开、红线内禁止事项 、与保护地等制度的衔接、 实施中的协同管理及相应的 生态补偿等方面就构成了生 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完整体系 。进而,对进一步优化生态 保护红线法律监管机制与责 任划定进行了解读,提出了 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黄德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省部级法学研究项目4项,出版法学专著3部,2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第一章 生态保护红线概述 第一节 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 一 生态保护红线的界定 二 生态保护红线的属性 三 生态保护红线的类型 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的历史 第三节 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与作用 一 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 二 生态保护红线的作用 第四节 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必要性 二 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可行性 第二章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调整 第一节 规范依据、理论基础 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调整的规范依据 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调整的基本原则 一 强制性原则 二 合理性原则 三 协调性原则 四 可行性原则 五 动态性原则 六 划定差异性原则 第三节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程序 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流程 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调整的主体职责边界有待明确 三 划定与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 第四节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 一 国外生态保护空间的划定 二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标准 三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的不足 第五节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流程与步骤方法 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技术流程 二 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定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节 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 一 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要求与技术路径 二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第七节 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整 一 生态保护红线调整的原则 二 生态保护红线调整的条件、程序和保障措施 三 生态保护红线的撤销 第三章 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与保密 第一节 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 一 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二 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的域外经验 三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探索 四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五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公开建议 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信息保密 一 生态保护红线信息保密的原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