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制度安排研究(功能属性机制)

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制度安排研究(功能属性机制)

  • 字数: 166
  • 出版社: 浙江人民
  • 作者: 孙建华//李伟达//李传全|
  • 商品条码: 97872131143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之处。 一是本书理论站位较高 。作者从行业总体发展视角 展开论述,从理论层面详细 阐述了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 功能、属性、机制,分析现 存的一些发展问题,以此为 基础通过建构制度有效性模 型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评 价。这些理论阐述及分析推 演对于行业改革具有较好的 参考意义。 二是本书的实践支撑性 较强。书中较为详细地回顾 了行业发展历史以及行业运 行机制,对于行业具体运行 情况以及现存发展问题有较 为详细的阐述,这对理论分 析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三是本书对于行业认知 较为透彻。对行业的深刻认 知是分析行业制度安排的重 要前提。作者在行业浸润多 年的经验心得源于对行业认 知透彻,这种认知不仅对行 业制度安排研究有意义,而 且对管理实践更加具有借鉴 价值。 四是本书提出的政策性 建议观点鲜明。作者从理论 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融合分 析,提出的政策性建议观点 明确、落地性强。
作者简介
李传全,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浙商资产副董事长、首席战略官、研究院院长,浙江国贸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联合院长,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曾在多家金融类和实体企业中担任要职, 在不良资产管理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运营管理和理论研究经验,指导了我国地方AMC行业第一位博士后。在证券、信托及资产证券化等领域也有着深入的研究探索,是国内较早研究资产证券化的学者之一。
目录
序 前记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概述 二、国际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制度安排的简要比较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行业的制度安排 二、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 第二章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行业相关理论概述 一、行业相关概念 二、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相关概念 第二节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历史回顾 一、政策性展业阶段(1999--2006年) 二、市场化转型阶段(2007--2012年) 三、全面市场化阶段(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一、主体 z-、客体 三、市场 第四节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特征 一、体系化 二、市场化 三、全面性 四、多层次性 第三章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功能 第一节 功能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节 体系功能:宏观视角 一、熨平周期波动的功能 二、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的功能 第三节 机构功能:微观视角 一、处置不良资产,降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功能 二、服务实体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三、经营管理资产,获取投资与服务收益的功能 第四节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功能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属性 第一节 属性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节 行业体系属性:金融性 第三节 机构内在属性 一、金融属性 二、资产管理属性 三、金融属性与资产管理属性的关系 第四节 机构法律属性 一、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机构法律属性与类金融机构法律属性 二、法律属性和内在属性差异的影响 第五章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运行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