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

  • 字数: 350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美)鲁道夫·P·霍梅尔|译者:戴吾三
  • 商品条码: 97875640461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手艺中国》,原名China at Work,作者是美国学者鲁道夫?霍梅尔(Rudolf P.Hommel,1887D1950),于1937年在纽约出版。 1921年霍梅尔接受亨利?莫瑟博士(Dr.Henry C.Merce)提出的研究计划,远涉重洋到中国,“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和器物”,并带一些工具实物或复制品交给莫瑟博物馆。 该书由于实物资料丰赡,被公认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也都体现出独特价值。就对中国传统工具和器物做详细调查,采用照相记录方式,并配合测量手段而言,本书是空前的;从调查记录范围之大,涉及工具和器物之多,所见样式之古老,本书也是绝后的! 本书对中国各式各样日常所用工具和器物,采用了18世纪西方工具分类法做的分组归类,即:(1)制作工具或铁器,(2)食物,(3)衣物,(4)建筑,(5)运输。涉及中国的工具和器物至少120小类,几乎涵盖中国人的日常所用,涉及工具和器物千件之多。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图片,若把书中那些宝贵的实物图资料一张张排列起来,可以认为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工具和器物的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
作者简介
鲁道夫·P·霍梅尔,188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其父为慕尼黑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弗里茨·霍梅尔(Fritz Hommel,1854—1936)。鲁道夫·P·霍梅尔在慕尼黑接受早期教育,21岁时移居美国,辗转纽黑文和克利夫兰等地,之后到了新英格兰,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Bethlehem)的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学化学,并在该校任副教授。后来,他认识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被莫瑟博士所吸引,终于双方在充满魅力的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为协助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毅然舍弃了从前的地位。莫瑟博士主要收集美国土著工具,并决心进行中国民间手工艺调查,委托鲁道夫·P·霍梅尔担当此任。霍梅尔先后在中国住了8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目录
序一 序二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摇基本工具 采煤 采煤用绳索 采石 制铁 铁匠铺 铁匠工具 风箱 金属薄片应用 制钉 焊接工艺 金属拉丝 铸铁 铸件修补 锻铁 流动铜匠 第二章 摇农业工具 犁 耧 插秧 灌溉 施肥 耙和磙子 耕作工具 打谷和扬谷 马铃薯 剪枝 水磨 榨油 手磨(砻) 畜力磨 舂米 手推磨 大豆的利用 关于豆腐的补充说明 绳索压榨机 铡刀 制糖 食盐 供水 养牛 捕兽器 捕鱼法 织网 肉的处理 木炭炉及其制作 蒸馏制酒 酒炉 厨房炉灶 燃料 做饭 厨具 餐具 二摇 第三章 摇制衣工具 轧棉机及弹棉花弓 纺线 麻纺车 纺车 捻线 织布 织带机 印染 砑光 洗衣 熨烫 摇缝纫及缝纫工具 画线工具 顶针和镊子 眼镜 针 剪刀 日本剪刀 草鞋 布鞋 雨具 编织 制革 做鞋 鞋匠的工具 第四章 摇建筑工具 伐木 斧子 原木钩 打号锤 竹子的利用 摇木工用具 锯 船匠用截圆锯 横割大锯 篾匠用锯 干柴锯 伐木锯 日本伐木锯 日本榫头锯 手锯 短柄斧和柄斧 刨子 刮刀 木工台挡头 木工台架 钻孔 木匠用扩孔锥 摇凿子 木匠凿子 日本木匠凿子 墨斗 往复式车床 木匠的辅助工具 摇木钉在中国的使用 木钉的历史 中国冲子 起钉器 磨石 竹瓦 照明竹条 制砖 窖砖 制作屋瓦 烧石灰 石灰的多种用途 房屋结构 砖墙的砌法 夯土墙 门 锁 门环 窗 椅子 三摇 暖炉 枕头和床 扫帚 灯 制作蜡烛 第五章 摇运输工具 道路 独轮车 橇 畜力车 挽具 水路 造船 造船填缝 船锚 船用罗盘 运载货物 液体容器 手制陶器与轮制陶器 锡匠手工艺 桶匠手工艺 人名及名词术语对译表 附录:书中所涉及英制、市制与公制 单位对照表 译后记/戴吾三 编校后记/孔昭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