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新驱动中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精)

创新驱动中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精)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美)叶恩华//(澳)布鲁斯·马科恩|译者:陈召强//段莉
  • 商品条码: 97875086621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它正迅速成为世界级 的创新者。其巨大的迅速增长的经济体量,加上数量 庞大且低成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一个强势的政 府对于创新的积极推动,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 为中国、为世界开展创新活动,这些企业包括中国公 司,也包括跨国公司。中国的创新并不遵循西方模式 。中国企业在关于创新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组织变革 的根本目的,对产品和工艺创新等方面有着完全不同 的路径。中国的企业不仅学会了如何创新,而且能够 做到比他们的全球竞争对手更便宜,他们也学会了与 他们的客户合作,建立创新的流程,并做得比他们的 西方同行更快。创新,迅速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战略优 势。 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竞争的成败将取决于创新。 这本书为创业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深入 了解中国式创新的路线图和开展创新活动的行动指南 ,让创新成为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创新驱动中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精)》由叶恩华、布鲁斯·马科恩著。
作者简介
布鲁斯·马科恩(Bruce McKern)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商务访问教授,中国创新研究中心前任联席主任。INSEAD商学院(2015年)、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中心(2015年)及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2016年) 叶恩华(George Yip)是中欧国际商学院中国创新中心的管理学教授和联合主任。他在伦敦、上海、美国缅因州居住。叶教授还是高级管理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和国际商务学会的会员。他最近出版了《管理全球客户》(Managing Global Customers)(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一书。此前出版的《全球总战略:全球竞争优势管理》(Total Global Strategy: Managing for Worldwide Competitive Advantage)被评选为1992年最畅销的30本企业管理书籍之一,并被译为10种语言,2011年已出版至第3版。他广泛的商界经验包括担任凯捷咨询公司研发主任和副总裁,在联合利华担任产品和客户负责人,在美国东部的普华永道战略管理咨询部门担任高级管理人。此前他曾在荷兰伊拉兹马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担任院长,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剑桥大学、伦敦商学院担任教授。他以咨询师、董事、发言人的身份,在国际战略、战略转变、创新等备方面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他持有剑桥大学经济学方向的文学学士和文科硕士学位,持有克莱菲尔德管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MBA学位和博士学位(联系方式:gyip@ceibs.edu或gyip33@gmail.com)。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创新驱动力 本书概述 创新:中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路径 中国的成功创新 中国创新的三个阶段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创新促成要素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其表现 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 众多创新模式 中国四大创新领导者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创新 小结 第三章 中外企业的创新差异 更关注本土需求及客户 接受“差不多即可”的标准 倾向于渐进式创新而非根本性创新 愿意照顾特殊需求 大规模人力投入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分拆流程,速度更快 快速试错 受老板干预更多 与政府关系更密切 小结及建议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创新行动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历程演变 公司应转向知识驱动型研发吗? 公司应在何地开展知识驱动型研发? 现有及新成立研发中心面临的挑战 知识驱动型研发合作伙伴 小结及建议 研究方法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创新组织方式 组织模式 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在华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促成因素 逆向制胜 逆向创新的组织要求 结语及建议 第六章 中国的开放式创新 中国开放式创新的方法 同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 巴斯夫在中国实施开放式创新的目的 飞利浦同中国机构的合作 同供应商和客户合作 在中国同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实施开放式创新的目的与障碍 在中国同客户与供应商一道创新的良好实践方法 华为同客户的合作 技术搜选 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 参与中国创新体系的战略 索尔维如何获得中国政府的支持? 通用电气得到的政府资助 开放式平台创新:中国的创新未来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与战略性建议 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方针 信任中国的合作伙伴 小结和建议 第八章 世界向中国学习 客户:中国市场的独有特性 文化:中国的激烈竞争者 能力:向中国学习什么 学会在中国学习 机会来得正好 行动号召 关于作者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