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 字数: 453
  • 出版社: 中国财经
  • 作者: 郭品|
  • 商品条码: 97875223281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 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 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 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 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 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这既体现了中央政府严控 金融风险的决心,亦为互联 网金融创新下商业银行的风 险管理提出了要求。在此背 景下,本书系统揭示互联网 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效应与作用机制,针对性地 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 银行经营风险的防控对策,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 意义。
作者简介
郭品,1989年6月出生,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土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长期专注数字韧性、数字金融、金融稳定与商业银行方向的研究工作。 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科学》,以及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Emerging Markets Review,China & World Economy,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等SSCI和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累计引用达3000余次。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回顾 2.2 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文献回顾 2.3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经营管理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 2.4 文献评述 第一篇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剖释 第3章 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内外动因 3.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金融基础 3.3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 3.4 互联网金融的典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分析 4.1 银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推演 4.2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技术溢出机制 4.3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存款竞争机制 4.4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风险传染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二篇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评估 第5章 互联网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的测度 5.1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走势的测度 5.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测度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动态时变效应 6.1 研究假说提出 6.2 实证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横向异质效应 7.1 研究假说提出 7.2 实证研究设计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三篇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识别 第8章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技术溢出机制 8.1 研究假说提出 8.2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8.3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8.4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8.5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款竞争机制 9.1 研究假说提出 9.2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存款结构和付息成本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9.3 存款结构和付息成本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