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中的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中的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 字数: 224
  • 出版社: 经济日报
  • 作者: 王慧娟|责编:陈悦
  • 商品条码: 97875196102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研究是高校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 围绕团学工作第二课堂建设开展研究,以提升综合 素质为实践内容,从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把握青年 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角度,探索研究团学工作第二 课堂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 ,形成我国高校团学工作第二课堂思想政治工作改 革的实践创新。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2.3 简要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限度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限度 第一章 团学工作与第二课堂概述 第一节 教育形式的转变与第二课堂的产生 1.1.1 学徒制是适应自然经济的最初教育形式 1.1.2 班级授课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结果 1.1.3 “三中心教学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的要求 1.1.4 “三中心教学法”的弊端及当时教育形式的改革 1.1.5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催生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 第二节 团学工作与第二课堂的结合 1.2.1 团学工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概念界定 1.2.2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体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1.2.3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体现了集体主义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统一 1.2.4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体现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 第三节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建设的本质是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1.3.1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是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重要平台 1.3.2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1.3.3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2.1.2 列宁关于青年培养的相关理论 2.1.3 毛泽东关于青年培养的理论 2.1.4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青年培养的理论 2.1.5 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理论 第二节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建设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2.2.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统一 2.2.2 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2.2.3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第三节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建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团学工作中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团学工作第二课堂建设的样本调研情况 3.1.1 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模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