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词汇进路和构式进路的互补研究

词汇进路和构式进路的互补研究

  • 字数: 264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程琪龙//程倩雯|责编:奚玲燕
  • 商品条码: 97875446613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语言研究的进路就是研 究的切入点和理论过程。在 词汇进路的评述检验中,作 者进一步调试了论元设定精 度和体现准则之间的关系, 探究动词的事件框架。在构 式进路的研究中,作者关注 论元结构构式语法和词汇构 式语法,探究动词和论元结 构构式的整合规律。笔者通 过汉语句式的验证,揭示了 两类进路的利弊,并基于二 者的互补研究,尝试构建一 个理论构架和模式,来解决 遗留的汉语难题,并通过计 算程序,对理论模式的认知 操作可行性进行计算验证。 本书秉持一种率真的学 术态度,力图在批评的过程 中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成果, 对理论语言学研究、语言描 述研究和计算语言学建模研 究等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目录
1 引论 1.1 义形体现关系 1.2 词汇进路的宏观构架 1.3 构式进路的宏观构架 1.4 词汇构式进路的宏观构架 1.5 互补的可能性 1.6 汉语表述的挑战 1.7 本书语篇结构 2 语义角色和谓词分解 2.1 语义角色视角 2.1.1 分类层级组织 2.1.2 语义角色清单 2.1.3 语义角色清单的缺陷和再探 2.1.4 概括性语义角色 2.1.5 概括性语义角色的利弊 2.2 谓词分解法 2.2.1 平行模式 2.2.2 概念语义平面 2.2.3 表述的统 2.2.4 谓词特征分解 2.2.5 事件结构和根 2.2.6 谓词分解的时间依据 2.3 谓词和语义角色 3 事件结构 3.1 方位观 3.1.1 语义场的平行关系 3.1.2 时间场 3.1.3 领属场 3.1.4 性状场 3.1.5 情景场 3.1.6 存在场 3.2 体貌观 3.2.1 体貌分类 3.2.2 体貌分类的缺陷 3.2.3 完成性体貌 3.2.4 体貌和论元体现 3.2.5 完成体貌的语法体现局限 3.2.6 复杂事件 3.3 使役观 4 论元体现 4.1 论元等级 4.1.1 语义特征视角 4.1.2 事件结构视角 4.2 语义角色的等级 4.2.1 施事的等级 4.2.2 经历者的等级 4.2.3 工具的等级 4.2.4 题元和终的等级 4.2.5 接受者和受益者的等级 4.2.6 原终图式的等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