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激励机制与效率--公平偏好理论视角的研究

激励机制与效率--公平偏好理论视角的研究

  • 字数: 140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李训
  • 商品条码: 97878020799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1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激励理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激励理论的研究对企业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人是有公平感的,这已为管理 学和实务界所广泛接受。但标准激励理论是建立在人是纯粹自利的假设上 ,认为人的行为决策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出发,而对普遍存在的公平偏好 视而不见。而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人具有公平偏好,而且公平偏好 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将行为经济学成果运用到标准经济理论 的研究中,正成为当今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课题。目前国外已有部分学者 将公平偏好理论与激励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这一领域的经济理论研 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着大量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国内在这 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近乎空白。 在公平偏好理论中,Fehr&Schmidt(1999)的公平偏好理论模型因简单 适用而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本书主要借鉴该理论模型,在假设代理人具有 公平偏好的条件下,采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研究的 问题,构建各种恰当的经济数理模型,对个人和团队的激励机制设计及效 率问题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分析代理人的公平偏好对代理 人努力水平、激励机制设计、委托人效用和团队效率产生的影响,并采用 合适的案例和算例对一些研究结论加以说明、验证或演示。以期修正或完 善标准激励机制的研究,为现实中存在的激励问题提供合理解释,为企业 激励机制设计等提供新的指导和建议。也为后续实际应用研究搭建一个新 的理论平台尽自己的努力。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在产出分享激励机制下,假设代理人具有嫉妒偏好和自豪偏好,得出 的结论是: 1.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公平偏好不影响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随着 代理人公平偏好程度增大,最优产出分享比例增大:当委托人的期望净收 益大于代理人时,随着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大,最优固定收入增大,委托人 的期望效用减少。 2.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随着公平偏好程度增大,最优努力水平将下 降;公平偏好对最优产出分享比例的作用具体受“传统因子”的影响;而 公平偏好对最优固定收入及委托人期望效用的影响并不明确。 3.当“传统因子”足够大,随着公平偏好越大,总代理成本越小,反 之则反之。 在锦标激励机制下,假设代理人具有嫉妒偏好和同情偏好,得出的结 论是: 1.代理人是同质的情况下。公平偏好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可以达到效率 均衡,相对于纯粹自利代理人,公平偏好代理人的最优锦标机制需要将高 工资定得低一些,低工资定得高一些,晋升工资差距则相对缩小。 2.代理人是异质的情况下。在代理人能力相同而公平偏好不同的情况 下,在理论上,代理人的努力有可能达到效率水平。在代理人能力不同的 情况下,在分离锦标赛中,代理人的努力可以达到效率水平,但在混同锦 标赛中,则达不到效率水平,而且锦标机制本身不能使代理人“自我分类 ”到各自能力组中,低能力的代理人将逆向选择。 在按能力分配产出机制下,假设代理人具有嫉妒偏好和自豪偏好/同 情偏好,在预算平衡约束条件下,公平偏好不能促使团队合作达到帕累托 最优,但是当代理人具有合适的公平偏好时,可以使团队合作达到帕累托 改进。而当代理人具有不合适的公平偏好时,反而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道德 风险问题。另外,对代理人发挥激励作用的并非是实际分享比例,而是“ 隐性产出分享比例”,“隐性产出分享比例”随自豪程度增大而增大,随 嫉妒和同情程度增大而减小。 在产出平均分享机制下,假设代理人具有嫉妒偏好和同情偏好,在预 算平衡约束条件下,合适的公平偏好和相信“偷懒人数”至少可以促使团 队合作达到帕累托改进。随着嫉妒程度和相信“偷懒人数”的增大,代理 人选择努力的概率减小,而随着同情程度增大,代理人选择努力的概率增 大。 在锦标激励机制和产出分享激励机制下,假设代理人具有嫉妒偏好和 同情偏好,得出的结论是: 1.在锦标激励机制下: (1)公平偏好激励代理人在自己任务上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他人任务 上采取更多的拆台,而且公平偏好代理人的“自己努力”和“拆台努力” 都高于纯粹自利代理人。 (2)“拆台努力”给代理人带来的成本越高,公平偏好对“自己努力” 的强化作用增大,而对“拆台努力”的强化作用减小;“拆台努力”对他 人任务的影响越大,公平偏好对“自己努力”的激励减弱,但对“拆台努 力”的激励加强。 (3)最优晋升工资差距和委托人的最优收益是受“协助成本因子”、“ 协助产出因子”以及公平偏好的综合影响,只要条件合适,相对于纯粹自 利代理人,公平偏好代理人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更高的收益。 2.在产出分享激励机制下: (1)高净收益代理人与低净收益代理人的“自己努力”水平相同,公平 偏好对代理人的“自己努力”不产生影响;高净收益代理人会选择正的“ 协助努力”,正“协助努力”随自己同情偏好的增大而增大,低净收益代 理人会选择“拆台努力”,“拆台努力”随自己嫉妒偏好的增大而增大。 (2)在没有协助因素影响下。最优产出分享比例为1;随公平偏好增大 ,最优固定工资增大,委托人的最优期望效用减小;公平偏好代理人的最 优固定工资高于纯粹自利代理人的,委托人雇用公平偏好代理人时的最优 期望效用小于雇用纯粹自利代理人的。
作者简介
李训 1969年生,重庆市人,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金融证券、数量经济学研究。在《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参与研究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以及省部级课题10多项。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体系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 1.7 相关名词解释 2 国内外公平偏好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 2.1 组织公平理论 2.2 公平偏好理论述评 2.2.1 公平偏好相关的博弈实验 2.2.2 公平偏好理论 2.3 公平偏好理论应用研究述评 2.3.1 国外公平偏好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2.3.2 国内公平偏好理论应用研究现状 3 公平偏好下的产出分享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公平偏好下的产出分享机制模型建立 3.3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模型求解及分析 3.3.1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均衡解 3.3.2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分析 3.4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模型求解及分析 3.4.1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均衡解 3.4.2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及启示 4 公平偏好下的锦标机制及效率研究 4.1 引言 4.2 公平偏好下的锦标机制模型建立 4.3 同质的公平偏好代理人的锦标机制分析 4.3.1 公平偏好锦标机制的局部均衡 4.3.2 公平偏好锦标机制的全局均衡 4.4 异质的公平偏好代理人的锦标机制分析 4.4.1 代理人能力相同而公平偏好不同的锦标机制 4.4.2 混同竞赛 4.4.3 分离竞赛 4.4.4 逆向选择 4.5 本章小结及启示 5 公平偏好下的团队合作效率研究 5.1 引言 5.2 Alchian & Demsetz(1972)标准团队理论 5.3 公平偏好下的团队理论模型建立 5.4 模型分析及结论 5.5 本章小结及启示 6 公平偏好下的知识型团队均享机制及效率研究 6.1 引言 6.2 公平偏好下的团队均享机制模型建立 6.3 模型分析 6.3.1 纯粹自利员工的分析 6.3.2 公平偏好员工的分析 6.4 算例分析 6.5 案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及启示 7 两种激励机制下的公平偏好团队协助研究 7.1 引言 7.2 锦标激励机制下的模型建立及分析 7.2.1 公平偏好对两种努力的影响 7.2.2 公平偏好对锦标机制设计及委托人收益的影响 7.2.3 三种特例分析 7.3 产出分享激励机制下的模型建立及分析 7.3.1 公平偏好对两种努力的影响 7.3.2 一种特例分析 7.4 两种激励机制下的主要相关结论对比 7.5 本章小结及启示 8 A公司销售总公司薪酬制度改革个案分析 8.1 引言 8.2 案例背景 8.3 问题提出 8.4 案例分析 8.5 本章小结及启示 9 本书的结论及后续研究设想 9.1 本书的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