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霖先生七秩华诞师门同庆集(上下)

黄霖先生七秩华诞师门同庆集(上下)

  • 字数: 1075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陈维昭//罗书华//周兴陆
  • 商品条码: 978755060635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71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上册 为人尚朴实,治学求新异——黄霖先生小传 黄霖先生的学术品格 黄霖先生的学术门径及其典范意义——以小说研究为中心李桂奎 文献考辑、理论阐发、体系建构与人间情怀——黄霖先生的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史研究 黄霖先生学术创获之蠡测叶辉 既开风气,亦为导师——黄霖先生与“中国小说批评史学”建设述记 从《近代文学批评史》看黄霖先生的学术思想 “原人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之精髓思想 学术能否成为思想的风骨? 薪火传承 以人为本——读黄霖先生《原人论》的感想 黄霖老师的《金瓶梅》研究 关于黄霖先生的“屠隆说”? 不断超越 激情永在——黄霖先生给我的最珍贵的启示 黄霖老师七秩随笔 黄门受教的日子 大爱无言——记我的恩师黄霖先生 夏天好时光 师恩如海 第一次沪上的旅程 “打通”与“原人——浅谈黄霖老师的学术思想 致恩师——写在黄霖师七秩华诞之前 贺黄霖师七十寿诞 受教小记 奔腾年代的春风化雨——直面人生与社会的黄氏教化 寿黄霖师从心赋并序 点滴中的回忆——记入门后二三琐事 第一次见面、第一堂课上的黄老师 与黄霖先生相处的日子 贺恩师寿诞有感 黄老门前读黄老 古代文论体系研究的学术理念——从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谈起 道与理:中国诗学与叙事学比较 汉代乐署沿革与“乐”的诸形态 论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 经学与《文心雕龙》理论系统之建构 刘知几《史通》的文病范围论, 《文镜秘府论》汉语诗文写作教材性质探略: 论《云溪友议》的小说性 中国古典词学南北宋之宗的承传; 《世说新语》刘辰翁评点考辨 从明代的“格调”向“性灵”、“神韵”的转变与严羽诗学 明代八股论评对士风的影响 孙责生平事迹考辨五则 关于《诸子汇函》所收《楚辞》作品的评点问题 试论明末《诗经》评点中的以诗评《诗》 李贽评选《坡仙集》谫论 明代对曹植诗文的批评 笔底林泉 古镜照神 叛逆思潮下的晚明文坛 论金圣叹文学评点的文本性质 “绪”:方拱乾手批《杜诗论文》的核心命题 清代诗话论《诗经》 吴江沈氏男性诗歌的家族特质 中国近代早期女性文学史初探 中国文学理论近现代转型的特征分析 “近现代转型期中国文学”:一个新的文学史概念 稿本《张香涛诗稿》考述 近代报刊诗话概观 李慈铭“文章”观初探 下册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性缺失 20世纪骈文研究若干问题述评 浅探中国文学中仿拟现象的演变:先秦至现代 中国近代小说翻译界的开路先锋——陈冷和他的“冷血体”译作 谈谈幽默用典 “士志于道”?——对于“文人”演变的历史勾勒 《黔诗纪略》中贵州诗人诗歌的整体考察 中国古代小说写人研究的新变期待与修辞维度 水浒故事演变与农民起义戴云波 容与堂本《水浒传》的评点在接受链条上的地位 “公案”辨体 《唐僧取经图册》探考 崇祯本《金瓶梅》批评的理论价值 《金瓶梅》成书背景——以明代社会变化为中心 论西门庆文本内界形象的他视角差异性 论《东周列国志》的婚姻问题 明代小说集《情种》浅谈 明清时期书坊翻刻与通俗小说的传播 论古代小说对民间秘密教门经卷书写的影响 论古代小说花园场景的文化内涵 论晚明世睛小说创作的多元理论形态与叙事操作 略论明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化问题 清初小说对古文的渗透:以小说为古文辞 纪昀的家世及其对《阅微草堂笔记》创作的影响 晚清报载小说广告和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论晚清文龙评批《金瓶梅》的新策略与新识见 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民初对小说长短篇的认识 沉浮的传统与永生的记忆——民间传说、戏曲的民俗内涵和权利背景 石类生命信仰探析 杂史、杂传叙事对朝鲜汉文叙事文的影响 《西游记》与韩国大众文化 白蛇悲剧演变的民族文化因素解析 秦雪梅故事流传考——以清末民初唱本为中心 经济视角下的《邯郸记》解读 徐渭戏曲论简谈 《远山堂曲品》为何未收孟氏传奇——从《远山堂曲品》的写作时间谈起 阮大铖戏曲理论探析 新发现的两种清代《还魂记》评点本 清代《西厢》批本——《朱景昭批评西厢记》初探 试论明清近代时调结构体式的演变 “美术的”与“社会的”——从《民国日报》副刊看近代戏剧评论中存在的两种尺度 略论晚清民初上海戏剧界的新变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