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

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

  • 字数: 800
  •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作者: 张庆柱//张均田
  • 商品条码: 78107278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93
  • 出版年份: 2006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广大医药学工作者及生命科学、医学等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 、研究生(硕士、博士)而出版的一本专业科普性读物,由山东大学和中国医 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全书收集了 历年(1901~2005)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生平、教育、科研成果 、获奖经过、奋斗历程及各种花絮和逸闻趣事,尤其对获奖项目的研究内容 、学术价值、突出贡献和伟大意义做了专业性的特别介绍,融科学性、知识 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材料翔实,图文并茂,将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得者的杰出业绩和传奇人生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 人们以借鉴、启迪、激励、信心和力量。
作者简介
张均田,男,1931年6月11日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祖籍上犹县。1943年至1950年在赣州市省赣中读完初高中,1951.3-1956.7就读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一年。1957.12月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66年始)、副研究员(1983年始)、研究员(1987年始)、博士生导师。1970年至1997年曾任研究所科研办公室主任、药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和所长。1983-1984年以访问教授身份在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工作半年多。从1958年起先后从事过的专业有避孕、内分泌、肿瘤、心脑血管、药物代谢、学习记忆、衰老与老年痴呆,涉及的技术包括电生理、行为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已研制成功并投人生产的新药8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综述300余篇,被SCI收录的文章7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编的有《现代药理实验方法》上、下册,《神经药理学研究技术与方法》,《新药发现的药理学基础》,《The Chemistry,Metabolism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Ginseng》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等奖励10余项,个人奖有保罗·杨森-吴阶平奖,药学发展(药理)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曾任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两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两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研究和开发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以及《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临床药理和治疗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生理科学进展》、《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医药导报》、《中国神经病理和免疫学杂志》等编委,副主编或顾问。 张庆柱,男,汉族,1956年生,山东济宁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神经药理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赴日本新潟药学和应用生命科学大学(Niigate University of Pharmacy and Applied Life Sciences)做研究工作一年。现为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临床药学系主任。兼职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药理学通讯》主编,《食品与药品》编委,《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人等。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曾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等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70余篇为第一作者),10余篇英文原著被SCI收载或引用。主编大型专业参考书《神经药理学研究技术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月),主编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基础药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主编专业科普书《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一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业绩和人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主编研究生教学用书《分子药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另外,主译专业书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或教学参考书8本。
目录
一、诺贝尔奖的由来 1.诺贝尔其人其事 2.诺贝尔奖简介 3.诺贝尔遗嘱 4.诺贝尔基金会 5.世界名大学诺贝尔奖排行榜 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概述 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机构 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程序 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奖系统的资格规定 4.生理学或医学奖为首个诺贝尔奖项 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届获奖者名录 三、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 1901.发明血清免疫疗法并用于防治白喉病 1902.证明疟原虫是由蚊子传人人体的 1903.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寻常狼疮 1904.从事消化系统生理学研究 1905.发现结核杆菌和结核菌素 1906.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1907.发现并阐明原生动物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1908.免疫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1909.甲状腺生理学、病理学及外科手术方面的工作 19lO.从事蛋白质、核酸的研究,创立细胞化学 1911.关于眼屈光度的研究 1912.发明血管缝合术以及在血管与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阐明过敏症是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1914.关于内耳前庭器官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 1915~1918.未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9.发现体液免疫系统和创立抗菌血清理论 1920.发现毛细血管运动调节机制 1922.发现肌肉产热功能及肌肉中耗氧量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系1923.发现胰岛素 1924.发现心电图的机制 1926.提出寄生虫致癌学说 1927.发现疟原虫接种法对麻痹性痴呆的治疗学价值 1928.对于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和刺激生长的维生素 1930.发现人类血型 1931.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发现神经元的功能 1933.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1934.发现用肝脏组织治疗恶性贫血症 1935.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关于组织氧化和维生素C的研究 1938.发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机制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 1939.发现磺胺的抗菌效应 1940~1942.未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3.发现维生素K 1944.关于神经纤维作用机制的研究 1945.发现青霉素 1946.发现用x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发现催化糖原转化的过程 1948.发现并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发现间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和发现前额叶切除对某些精神病的治疗作用 1950.发现肾上腺皮质的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1.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发现链霉素 1953.发现三羧酸循环和发现辅酶A及其在中间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954.发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技术 1955.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56.发明心导管术和发现循环系统的病理变化 1957.关于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发现基因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调控以及基因重组和细菌遗传物质的构成 1959.发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1960.发现获得性免疫学耐受性 1961.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2.发现双螺旋模型的DNA结构 1963.关于神经之间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 1964.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的机制和调节 1965.发现酶和病毒合成的基因调控 1966.对致癌病毒的研究和发现雌性激素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 1967.对视觉生理的研究 1968.阐释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 1969.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基因结构 1970.发现神经末梢的体液递质及其储存、释放和失活的机制 1971.发现激素作用的机制 1972.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 1973.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 1974.发现细胞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织体系 1975.发现病毒在机体内的致癌机制 1976.发现传染病起源和传播的新机制 1977.发现脑内肽类激素的生成和放射免疫检测法 1978.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发明计算机控制的x射线断层扫描仪 1980.发现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表面结构 1981.关于大脑半球职能分工和视觉系统信息加工的研究 1982.发现前列腺素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 1983.发现可移动的基因元件 1984.创立免疫系统发育和调控的特异性学说及发现单克隆抗体生成原理 1985.发现胆固醇代谢的调控机制 1986.发现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1987.发现抗体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1988.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 1989.发现反转录原癌基因的细胞起源 1990.关于人类器官、骨髓移植方面的突破性成果 1991.发明和应用膜片钳技术,发现了细胞膜存在离子通道 1992.发现可逆性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是生物的调节机制 1993.发现断裂基因 1994.发现G蛋白质及其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995.发现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 1996.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的特异性 1997.发现朊蛋白 1998.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信使分子作用 1999.发现控制蛋白质在细胞内转运和定位的内在信号 2000.发现神经系统中的信号转导 2001.发现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 2002.发现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 2003.发明磁共振成像技术 2004.发现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 2005.发现导致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