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田,男,1931年6月11日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祖籍上犹县。1943年至1950年在赣州市省赣中读完初高中,1951.3-1956.7就读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一年。1957.12月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66年始)、副研究员(1983年始)、研究员(1987年始)、博士生导师。1970年至1997年曾任研究所科研办公室主任、药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和所长。1983-1984年以访问教授身份在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工作半年多。从1958年起先后从事过的专业有避孕、内分泌、肿瘤、心脑血管、药物代谢、学习记忆、衰老与老年痴呆,涉及的技术包括电生理、行为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已研制成功并投人生产的新药8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综述300余篇,被SCI收录的文章7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编的有《现代药理实验方法》上、下册,《神经药理学研究技术与方法》,《新药发现的药理学基础》,《The Chemistry,Metabolism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Ginseng》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等奖励10余项,个人奖有保罗·杨森-吴阶平奖,药学发展(药理)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曾任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两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两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研究和开发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以及《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临床药理和治疗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生理科学进展》、《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医药导报》、《中国神经病理和免疫学杂志》等编委,副主编或顾问。
张庆柱,男,汉族,1956年生,山东济宁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神经药理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赴日本新潟药学和应用生命科学大学(Niigate University of Pharmacy and Applied Life Sciences)做研究工作一年。现为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临床药学系主任。兼职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药理学通讯》主编,《食品与药品》编委,《中国药理学通报》审稿人等。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曾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等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70余篇为第一作者),10余篇英文原著被SCI收载或引用。主编大型专业参考书《神经药理学研究技术与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月),主编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基础药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主编专业科普书《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一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业绩和人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主编研究生教学用书《分子药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另外,主译专业书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或教学参考书8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