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货币市场研究/岭南经济学术文库

中国货币市场研究/岭南经济学术文库

  • 字数: 287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王曦
  • 商品条码: 97875096060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将中国货币市场转型的特殊实践与主流经济学相结合,重新塑 造我国货币市场的微观基础理论,讨论货币总量变动,并评价货币政策,设 计改革方案,作者分别建立了中国特殊的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 求结构、货币供给、货币乘数、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定价的行为和总量模 型,解释了中国货币市场中的很多特殊的现象,设计了相关制度改革方案, 全书依据“方法论—调查—行为和总量理论模型—政策及改革”的安排展开 。
作者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商务系主任。曾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访学。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货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金融国际年会最高奖、安自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广东省经济学会、广东省社科联青联理事;中山大学信息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目录
第一部分: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方法论问题与分析框架 一、引 言 二、为什么要分析转型经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三、如何分析转型经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四、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行为的调查 第二章 当前体制下商业银行的微观经营与管理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改革的回顾 二、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 三、当前商业银行微观经营管理的特点 四、商业银行微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我国银行监管的制度选择以及银行监管偏好和 行为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二、当前我国银行监管的社会环境 三、当前我国银行监管的制度选择 四、我国银行监管偏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第四章 我国外汇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我国外汇交易的市场特征 三、人民币汇率的定价分析 第三部分:行为与总量模型 第五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一、引 言 二、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微观基础与总量模型 三、实证分析 四、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五、对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预测 六、结语 第六章 狭义货币(M)结构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 三、实证分析 四、狭义货币结构波动的量化分解 五、结语 第七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 一、理论和研究综述 二、我国货币指标的统计和计算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 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 五、关于货币乘数的实证估计与预测性研究 六、结语 第八章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 一、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及其微观市场安排 二、我国的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 三、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四、市场汇率的形成机制、稳定与调节机制 五、结语 第九章 中国货币市场运行:内生性、调整时滞与动态 一、理论基础与比较静态 二、价格一货币动态分析:调整时滞与均衡动态 三、货币供给一价格的因果关系:结论与检验 四、我国商品一货币市场的运行特征与含义 第四部分:政策评价与改革安排 第十章 当前汇率制度的微、宏观效率与汇率制度改革安排 一、微观效率 二、宏观效率 三、汇率制度改革的要点 四、汇率制度改革的短期方案设计 五、汇率制度改革的中期方案设计 六、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方案设计 七、结语 第十一章 固定利率制度的宏观效率与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决定理论与利率的作用 二、管制利率的增长效率 三、我国当前利率制度及其宏观效率、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五、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与安排问题 第十二章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我国货币政策与改革安排——一个评价 一、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均衡分析理论框架 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三、总体评价 第十三章 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兼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一、计算币值变动幅度的方法——兼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 二、估计均衡汇率和汇率错位的新理论框架 三、人民币汇率的合意升值幅度 四、结语 第十四章 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合理性、合法性与改革理念 一、注资的必要性 二、外汇储备注资的合理性、合法性 三、潜在问题与善后 四、改革理念的“退”与“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