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电学新进展(精)

心电学新进展(精)

  • 字数: 2100
  •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作者: 方丕华//张澍
  • 商品条码: 97878113607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40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1
定价:¥1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方丕华,男,1958年生,医学博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功能检测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无创心电学组副组长,中国心电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10月至2001年9月先后在意大利著名的帕维亚大学和美国的威克林大学医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3年。主攻心律失常的标测和介入治疗。2001年底学成回国后专门从事心脏起搏和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先后承担有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等省部级科研任务6项,发表在国内外医学杂志的专业论文60余篇,主译和主编著作多部。 专业特长: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和随访、无创心电学检查的诊断及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各种心律失常的机制和介入治疗。以及用无创心电学方法对心脏性猝死进行危险性分层研究。 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医刊》《中华临床营养杂志》、Digestive Endoscopy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World Gastroenterology News编委;Journal of Gu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审稿人。 从事教学工作30年,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卫生部公益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早诊早治以及发病机制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录
第一篇 常规体表心电图 1 心电图各波发生机制的现代观点 2 早期复极变异与临床 3 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比较 4 心电图导联与心电图图形 5 Epsilon波的特征、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6 J波和J波综合征 7 PCI术后心电图变化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8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改变 9 二联律法则与长短周期现象 10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11 心电图对室性心律失常良恶性判断的价值 第二篇 无创心电学技术 1 无创心电检测在评价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中的作用 2 T波电交替 3 心室晚电位 4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进展 5 窦性心率震荡研究进展 6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测定及应用 7 QT间期离散度研究进展 8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作用 9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一定优于3导联动态心电图吗 10 动态心电图评价心肌缺血的价值和局限性 11 心脏性猝死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其预测价值 12 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 13 食管心脏起搏技术及进展 14 动态血压测定与临床应用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昼夜心率变异性 16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最新进展 17 心电信息管理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18 国产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第三篇心脏性猝死 l 积极推动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我国的应用 2 心脏猝死防治进展 3 AED:人类征服猝死的又一个里程碑 4 CRT-D在心衰患者猝死防治中的价值 5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心电图表现 6 心律失常性猝死概述 7 猝死发生的心电图特征与触发因素 8 心电远程连续监护与预防心脏性猝死 9 长QT综合征与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病机制 10 心室电风暴 第四篇 遗传性心律失常与离子通道病 1 心律失常基因研究最新进展 2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诊断标准与危险分层 3 Brugada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4 遗传性长Q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5 长QT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和危险分层 6 短QT综合征和心脏性猝死 7 Lenegre病:一种SCN5A基因相关离子通道病 8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 9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第五篇 心律失常 1 房室传导间期的交替 2 左束支阻滞研究进展 3 左束支阻滞与左束支病理相关性研究进展 4 迷走性间歇性房室阻滞 5 心脏变时性不良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再认识 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分型及治疗 8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9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律失常 10 缓慢心律失常的继发性长QT综合征 11 急性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治疗策略 12 宽QRS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新流程图 13 特发性室颤与早期复极综合征 14 应用基因修饰和干细胞调控构建生物起搏器 第六篇心房颤动 1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和治疗对策 2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几个临床问题 3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 4 房颤节律控制与频率控制:2007再审视 5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的选择与争议 6 房颤主要消融术式比较 7 冷冻消融治疗房颤新进展 8 慢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9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疗效分析 10 导管消融肺静脉狭窄的识别与预防 11 左房食管瘘的识别与处理 12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13 外科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新进展 14 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治疗进展 15 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第七篇 心电图与相关心脏病 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ECG改变及其意义 2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新进展 3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和诊断误区 4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有效性心电图 5 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 6 心力衰竭时产生心律失常的基础 7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8 肥厚型心肌病T波改变的特征 9 心肌病与sT—T改变 10 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 11 直立性低血压 12 心血管循证医学的历史回顾与进展 13 Meta分析方法及其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14 心血管病的基因治疗 15 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第八篇 心脏电生理与导管消融 1 心脏电生理标测新技术进展 2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与评价 3 心室颤动机制和射频消融治疗的困惑 4 射频消融中如何避免损伤房室传导 5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6 房性心动过速及导管消融进展 7 特殊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8 小儿射频消融进展 9 窄QRS心动过速诊断与消融治疗 10 经导管消融的能源概述 11 常见室上速消融失败的原因分析 12 冷冻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新进展 13 超声和激光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新进展 14 心脏病外科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15 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第九篇 心脏起搏和ICD 1 起搏系统感染及处理 2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预防和处理 3 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的识别与处理 4 起搏器现代诊断功能 5 频率适应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进展 6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进展 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8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衰进展 9 不同起搏方式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10 起搏治疗神经介导性晕厥 11 植入式循环记录仪的临床应用 第十篇 国际指南解读 1 ACC/AHA动态心电图指南简介 2 ACC/AHA运动试验指南 3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 4 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和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指南 5 2007年欧洲心脏起搏和心室再同步化指南解读 6 2008年ACc/AHA/HRS心律失常植入装置指南解读 7 2006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解读 8 2007年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9 冠心病指南中有关心电图的评价 第十一篇 国内心电学规范 1 常规心电图检测技术操作规范 2 动态心电图 3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4 远程监测心电图 5 心率变异性 6 心室晚电位 7 T波电交替 8 食管心脏起搏技术 9 直立倾斜试验 10 心电图药物试验 11 心电图报告格式和诊断名词、术语规范化建议(草案) 第十二篇 国外心电学研究集萃 1 心电图导联发展的十字路口 2 心电图最佳导联数目 3 应用24导联标准心电图判定急性冠脉闭塞的部位 4 从不标准的记录位点获得标准心电图记录的可能的方法 5 标准心电图中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最佳导联一 6 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深入理解心电冲动的扩布 7 多种形式的电交替 8 心电图的个体内差异 9 心电图正常值范围概念更新 10 心电图在心腔肥厚和扩张诊断中的价值 11 非缺血性sT段抬高的讨论 12 心电图能否鉴别左室心尖球囊综合征与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 不同心电图标准对诊断左室肥大的可靠性 14 起搏心电图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诊断 15 评价心电图在儿童大孔房间隔缺损中的筛查作用 16 高频心电图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与监测中的应用 17 计算机化心电图的现状 18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评价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价值 19 心磁图用于胎儿出生前心脏性猝死危险的评估 20 心室颤动的成像技术 21 药物导致的QT间期离散:是否能预测尖端扭转型室速? 22 QT间期延长与药物安全性 23 心脏性猝死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4 心脏性猝死的心电图标识 25 迷走神经介导的血管痉挛引起的致命性心室颤动 26 风险因素评估:不确定人群和个体的危险性 27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28 短QT综合征 29 长QT综合征致心律失常的机制 30 基因突变与心律失常 3l 心肌病新的定义和分类 32 室性心律失常流行病学改变 3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4 室性心动过速的基因治疗初现曙光 35 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标测 36 自主神经系统在心律失常作用的新观点 37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38 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最佳的心电图导联 39 P波离散度增加预示着电转复后房颤复发率增高 40 心房颤动的神经基础 41 心房颤动心电图改变的电生理基础 42 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_ 43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心电图标志 44 心电图诊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45 针对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的心力衰竭靶向治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