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理论与实证/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理论与实证/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 字数: 195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潘思谕
  • 商品条码: 97875096198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9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理论与实证》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中 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组建与运作为主线,以提高联盟的价值创造、稳定 性和绩效为目标,从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的微观视角,运用价值链理论、 投资项目管理理论、战略联盟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平衡计分 卡和计划评审技术,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问题,以期为中国企 业的国际战略联盟的组建与运作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持。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企业 组建国际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是:获取关键资源、开拓国外市场、增加市 场力量、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降低国际化经营风险。②中国企业组 建国际战略联盟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联盟的必要性分 析、可能性分析、合理性分析,以及不确定性分析,以提高联盟决策的正 确性。③联盟组建小组包括中国企业内部人员和外聘专家(包括投资银行、 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人员);联盟伙伴的选择应 遵循兼容性、能力、承诺、信誉和联盟意愿原则;综合考虑联盟各方的资 源与能力、联盟需求、动机与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联盟类型与治理结构 。④在联盟的运作过程中。必须利用各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多 地创造价值,并对其进行科学、公平与合理的分配,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 和绩效;应根据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 标体系,全面评价联盟绩效。⑤在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组建与运作过 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风险识别、分析 、应对与监控。本书由潘思谕著。
作者简介
潘思谕,1965年8月生于广西容县,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在武汉工业大学(现改为武汉理工大学)非金属系和管理工程系、英国伍斯特大学商学院学习,并分别获得双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多年来一直从事《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投资项目评估》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公开发表论文(著)40余篇(部),其中,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的被EI、ISTP索引,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有的被菲律宾《世界日报》全文转载。曾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2010年)、三等奖4项(2000年、2002年、2006年、2010年),广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04年)。曾主持、参加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与地厅级等科研项目15项。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概述 第一节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含义 一、战略联盟 二、国际战略联盟 三、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 第二节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特征 一、联盟目标的明确性 二、联盟行为的独立性 三、联盟合作的平等性 四、联盟组织的灵活性 五、联盟企业的竞合性 六、联盟行为的战略性 第三节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分类 一、根据股权与非股权形式划分 二、根据是否成立合作机构划分 三、根据联盟企业所在价值链的位置划分 四、根据联盟企业合作的职能领域划分 五、根据联盟成员的数量划分 六、根据联盟企业的力量对比划分 七、根据联盟成员间合作与竞争强弱划分 第四节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动因 一、获取关键性资源 二、开拓国外市场 三、增加市场力量 四、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降低国际化经营风险 第二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必要性研究 一、必要性研究的概念 二、必要性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可能性研究 一、可能性研究的概念 二、可能性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合理性研究 一、合理性研究的概念 二、合理性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不确定性研究 一、不确定性研究的概念 二、不确定性研究的方法 第三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组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联盟的组建步骤 一、确定联盟目标 二、成立联盟组建小组 三、谈判并签订联盟协议 第三节 联盟的伙伴选择 一、联盟伙伴选择的重要性 二、联盟伙伴选择的原则 三、联盟伙伴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联盟的类型与治理结构选择 一、股权式联盟和契约式联盟的特点 二、股权式联盟和契约式联盟治、理结构的比较 三、联盟的类型选择与治理结构选择 第四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 第一节 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概述 一、价值的含义 二、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文献回顾 三、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机理 第二节 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 一、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效应的定义 二、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效应与联盟时间的关系 三、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效应与联盟绩效的关系 四、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效应的拓展途径 五、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效应与其拓展途径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的具体分析 一、纵向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分析 二、横向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分析 第五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联盟稳定性概述 一、联盟稳定性的定义 二、联盟稳定性研究的文献回顾 三、联盟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四、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联盟稳定性的评价 一、联盟稳定性评价的原则 二、联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联盟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四、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第三节 提高联盟稳定性的思路与对策 一、提高联盟的价值创造效果 二、提高联盟价值分配的科学、公平与合理性 第六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绩效评价理论 一、联盟目标实现理论 二、联盟解体理论 三、综合绩效评价理论 第二节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碛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财务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二、内部流程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三、学习与成长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四、顾客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五、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第七章 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联盟的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过程 二、风险分类 三、联盟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第二节 联盟的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析的概念 二、风险分析的类型 三、风险分析的内容 四、风险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联盟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风险回避策略 二、风险转移策略 三、风险减轻策略 四、风险接受策略 第四节 联盟的风险监控 一、风险监控的概念 二、风险监控的目标和依据 三、风险监控的步骤与内容 四、风险监控的方法_ 第八章 乐凯集团与柯达公司的国际战略联盟分析 第一节 联盟伙伴简介 一、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简介 二、柯达公司简介 第二节 联盟组建 第三节 联盟运营 一、乐凯集团与柯达公司的相互合作 二、乐凯集团与柯达公司的相互竞争 第四节 联盟绩效 一、联盟体的绩效 二、乐凯集团的绩效 三、柯达公司的绩效 第五节 联盟解体 一、双方联盟需求的丧失 二、乐凯胶片的股权分置改革 第六节 案例点评 一、乐凯集团与柯达公司国际战略联盟的评价 二、乐凯集团与柯达公司国际战略联盟的启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