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

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

  • 字数: 270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马军英
  • 商品条码: 97875100400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由马军英著,收入 作者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 在博士论文《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以陈凯歌电影改编为例》中,作 者借助于符号学、叙事学等理论,以陈凯歌 的电影与其据以改编的文学文本作为个案, 从叙事客体、叙述、意义表达和媒体传播等 方面探讨了电影文本和文学文本之间的差异 与表现形式,以期在接近电影本质的基础上 切入电影叙事理论。在硕士论文《试论康德 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中,作 者比较了三个理论家的美学思想,认为康德 美学对王国维和巴赫金具有极大的影响:王 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将康德的一些美学思想 用中国古典语言进行表述的结果,而巴赫金 的一些观点则导源于康德思想。
作者简介
马军英,河南新野人,文学博士,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做过小学、中学教师,后曾在河南师范大学担任文学理论教师,现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比较诗学和叙事学研究,发表过相关的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序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改编的研究及其路径 1.2 符号学及其意义 1.3 电影符号学的发展与理论价值 1.4 改编分析的框架 1.5 陈凯歌的几部改编电影 2 叙述客体的变异 2.1 话语的变化 2.2 声音:从间接出场到直接出场 2.3 时空:从间接到直接 2.4 非语言艺术成为电影直接对象 2.5 电影叙事超越文学叙事的局限 3 叙述的变异 3.1 画面叙事中的历时与共时 3.2 叙述视角的构成差异 3.3 时间的历时性(一) 3.4 时间的历时性(二):频率 3.5 电影中的共时叙事 4 意义的表达转换与变化 4.1 意义在符号层面上的转换 4.2 意义在画面层次上的转换 4.3 改编中意义与情节的转换 4.4 故事意义与媒介 5 物质载体对故事转换的制约 5.1 媒介载体对叙事时间之影响 5.2 欲望的叙述 5.3 票房追求 5.4 权力话语的变化 5.5 身份认同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