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2012-2013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2012-2013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

  • 字数: 1123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金碚//陈耀//刘肇军
  • 商品条码: 97875096262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42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总论 加快腹地经济发展是中国工业化中期的战略方向 深化我国区域经济重大问题的研究 后发赶超与区域发展 中国工业化的第五次高潮与后发地区崛起的机遇 后发赶超之路理论浅探 基于县域单元的贵州第二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阜新地区实现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后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在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实施后发赶超 制度创新、产业集群与后发赶超 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的条件与路径 川西北高原经济区“十二五”应如何发展 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领域选择 后发赶超地区县域经济研究 论我国后发地区后发赶超的条件与路径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领西部地区经济转型 后发优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机理与路径选择 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紧迫性、可行性和现实性 基于后发优势的贵州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实现贵州后发赶超 基于后发优势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后发赶超: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能力 民族区域发展与贫困地区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的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小县大城”战略与欠发达山区县特色产业的发展 生态移民动力机制与移民区跨越式发展关系研究 井冈山市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及基本思路 武陵山片区县域产业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 新时期西部贫困地区致贫因素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技术赶超的政策支持研究 宁夏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要素适度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与组织转型 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指数研究:评价与分析 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 长江三角洲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限制开发区域的经济突破发展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金融机制 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 国外高速铁路空间经济效应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知识溢出、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四大区域的中国区域收入差距演变分析 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知识溢出视角下国际文化合作的区域经济效应:广西的案例 大国的发展周期与制度创新 皖江城市带区域协调发展分析、问题及对策 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海峡两岸经贸互动发展研究 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 中国工业区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测度 产业集群品牌的内部作用机制及构建模式 高原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贵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工业园区要素空间集聚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研究:理论与实证 传统农区绿色产业发展思考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 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产业的选择研究 产业转移过程中区域协调问题研究 基于Panel—Data门限回归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分析 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 城市发展与城乡统筹 关于城市型社会的若干理论思考 “立城优城”:“五星级”和谐城市的抉择 宁波与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我国城市转型的科学发展之路探索 大湖城市:新城建设模式与产业支撑 环北部湾地区城市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上海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经验 西北典型城镇带(区)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 生态建设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资源富集区民营经济转型发展路径分析 GDP增长与碳减排博弈关系研究 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要素收入分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