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探寻金融的风口/互联网与金融系列丛书

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探寻金融的风口/互联网与金融系列丛书

  • 字数: 347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戴志锋//刘瑞//王小松
  • 商品条码: 97875096341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王小松,目前任职于广发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助理。曾就职于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总部、研究所,国联安基金。有6年多互联网和TMT行业投行、投资和研究工作经验,2011年获《新财富》TMT行业最佳分析师第3名。长期跟踪和研究百群网行业的创新。 刘瑞,华东师范大学数理本科,拉夫堡大学金融硕士。曾供职于深发展股份制银行,目前任职海通证券研究所。2013年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银行业第3名(团队),2012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银行业第4名。长期跟踪和研究金融机构的模式和产品创新。 戴志锋,深圳市微付收科技公司创始合伙人。曾在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任首席银行业分析师,2009~2013年连续5年入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其中2013年获《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3名、21金融行业分析师第2名、“水晶球”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3名、“金牛奖”最佳银行业分析师第3名。之前曾在金融监管机构工作3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金融的资深研究者和实践者,同时具有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资格。
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帝国”:互联网BAT的平台颠覆 “阿里”渗透金融的“三部曲” “阿里金融”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 阿里金融的未来布局 阿里金融的“瓶颈” 腾讯金融:从跟随者到020“联邦帝国” 百度金融:入口优势如何转换 平台金融的未来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起源”:第三方支付的人口渗透 第三方支付的演变历程 移动支付的三种模式的前景辨析 移动电子钱包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方向 支付的安全性探讨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风口”:垂直领域的细分市场崛起 电商的互联网金融:必然选择 地产行业的互联网金融:千亿元市值的机会 零售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挣扎中的增量 百货行业的互联网金融:现金的突破 物流、供应链的互联网金融:货物流到资金流 软件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云平台的机会 IT设备商的互联网金融:构建平台服务商 家电制造商的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和入口 金融门户网站的互联网金融:线上金融平台 实业门户网站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到产业链 垂直领域金融的未来 第四章/互联网金融“渠道”:P2P与众筹的融资模式重塑 中国的P2P商业模式 P2P发展历程的三阶段 P2P爆发性增长的正面因素和非持续性因素 P2P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问题 P2P的监管:社会信用VS国家信用 P2P发展趋势预测:高增长后洗牌,剩者为王 众筹:细分的市场 第五章/互联网金融“核心要素”:数据、平台、思维和普惠的底层突破 大数据分析在金融中的运用 互联网金融的平台战略 互联网思维在金融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互联网思维与金融产品设计 服务“属丝”的“普惠金融” 第六章/互联网金融“全球视野”:海外发展模式的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 中美互联网金融案例比较:PayPal与阿里金融 海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阶段历程 海外传统金融业的互联网转型 第七章/互联网金融“大碰撞”:我国银行业寡头竞争的互联网化 银行互联网产品创新 各类银行互联网的创新路径 银行机构与互联网公司比较 银行业在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路径 第八章/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我国非银金融机构颠覆与被颠覆的互联网化 营销渠道的互联网化 产品与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创新 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创新 第九章/互联网金融“宏观视野”:宽广角度看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和监管 中国金融体制的宏观思考 以日本金融体制为鉴 未来3~5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黄金期 民间金融与互联网金融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