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朱廷珺//胡静寅//高云虹//安占然
  • 商品条码: 97870101484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廷珺、胡静寅、高云虹、安占然等编著的《西 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效率与布局》以探寻科学 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旨,以欠发达的中国西部地区为研 究对象,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内、对外 两个视角,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效率与 能力、空间布局以及政策取向。 本书主要内容为:在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新贸 易理论的模型基础上,在微观层次构建异质性企业空 间布局和转移的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在考虑产业转移 和承接的不同动机基础上,形成“推拉”模型;运用 多因素分析法,建立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评判指标体系;计算了西部地区省市县承接产业转移 能力的综合指数,绘制了可视图;论证并提出了西部 各省市区承接的重点行业;从动机、方式、约束条件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等多维入手,提出西部地区 科学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安占然,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经济学动态》《当代亚太》《国际贸易》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 高云虹,经济学博士,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挂职任甘肃省陇西县副县长,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入选者,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课题20余项,在《改革》《经济地理》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 胡静寅,经济学博士,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 朱廷珺,经济学博士,兰州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长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曾挂职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甘肃省领军人才、“555”创新人才,兰州新区智库专家。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求是》《经济学动态》《当代亚太》《南开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奖6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力: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空间选择 第二节 企业迁移的倾向及城市分布:“双重”异质性视角下的多城市模型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因素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第五节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推拉模型及动力耦合 第二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第三节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解 第四节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评价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效率评判指标体系设计 第二节 我国东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选择 第一节 各省(区、市)产业承接力综合评价 第二节 各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选择 第五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选择 第一节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模型 第二节 各省(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选择 第三节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设 第六章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判企业外迁动机与设计产业承接机制 第二节 关注产业转移动向与创新承接模式 第三节 评估承接能力与增强区位引力 第四节 “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建设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深化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 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指数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