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玩转社交网络的10堂创意自修课)
字数: 100
出版社: 北京联合
作者: (美)奥斯丁·克莱恩|译者:张舜芬//徐
商品条码: 9787550214644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出版年份: 2015
印次: 1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奥斯丁·克莱恩的《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 玩转社交网络的10堂创意自修课)》是一本关于社交 网络分享的创意集合。如今的社交网络似乎只是“刷 ”时间的娱乐方式,但晒自拍、晒食物的行为并不能 真正帮助你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作者努力给出的 建议,是教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晒出有意义的东西, 进而吸引同好,让机会找到你。作者提供了10条简单 的自我营销之道,短小精悍但内容丰富。读者可以从 中收获灵感,“晒”出不一样的自己。本书语言风格 诙谐、幽默,配以大量的手绘插图、涂鸦,辨识度高
作者简介
奥斯丁·克莱恩,作家、艺术家。他的作品大量刊登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PBS新闻一小时》及其他艺术类网站;曾受邀在各大企业及论坛演讲,包括谷歌、皮克斯、TED、《经济学人》人类潜能高峰会等。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StealLikeAnArtist》(简体中文版为《“偷”师学艺》)、诗集《NewspaperBlackout》等。
精彩导读
找到众才 “你有什么就给什么。对某些人来说,现有成 果永远比单纯的念头要好。” ——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关于创意,有许多有害无益的迷思,其中最糟糕 的一个是“孤独天才”:在历史某一刻突然出现一位 拥有超人般能力的天才,没受到什么思潮影响或前人 启蒙,而是有如神助或缪斯女神启发。灵感来临宛如 雷击,他的脑袋像灯泡被倏地点亮,接下来他就耗在 工作室里,把点子琢磨成旷世巨作。如果你相信这个 孤独天才的迷思,那么创作就是反社会化的行为—— 只有寥寥可数的大师级人物才办得到,其中的大多数 已经作古,像是莫扎特、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凡人如 我们,只有在一旁对大师杰作目瞪口呆的份儿。 关于创造力,有一个比较健康的想法,流行音乐 家布莱恩伊诺(BrianEno)称之为“众才”。在这个 模式下,好点子通常是一群人创意策划的结果:艺术 家、策展人、思想家、理论家,及其他潮流开创者, 他们组成了一个“天才生态系”。如果仔细回想历史 ,我们以为是孤独天才的大师,事实上都是“互相支 持、互相观摩、互相抄袭、互相偷点子,也互相出主 意的一群人”当中的一分子。“众才”这个概念,并 不是要把大师的个人成就视为无物,而是点出好的作 品并非神来之笔。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都是协作, 是心智交融的结果。 我喜欢“众才”这个想法,它让我们这些自知不 是天才的凡人,能够在创意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众才”里的重要一分子,并不取决于你多聪明 或多有能耐,而是你能贡献什么:你分享的点子、发 展的关系和价值、开启的对话。如果我们忘记“天才 ”的概念,更多地思考如何发展“众才”并为它做出 贡献时,就能调整对自我的期许,以及对希望接纳我 们的这个世界的期许。不要再问其他人能为我们做什 么,要开始问自己能为其他人做什么。 在我们所处的年代,加入“众才”无比容易。网 络基本上就是超越了地理局限后,一大群众才的联结 。博客、社交网站、电子邮箱、讨论组、论坛——其 实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可以消磨时间、讨论关心事 物的虚拟场所。门口没有保镖、没有守门人,要进入 这些场所毫无阻碍。你不必家财万贯、不必德高望重 、不需要惊人履历或名校学历,在网络上,每个人— —艺术家与策展人、大师与学徒、专家与业余爱好者 ——都有贡献一己之力的能力。 当个业余爱好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业余爱好者。我们都活得不够 久,没办法脱离这个境地。” ——英国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 (CharlieChaplin) 我们都很害怕别人拆穿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者,但 事实上,如今的业余爱好者比专业人士更有优势。业 余爱好者是充满热情、坠入情网般疯狂投入作品的人 。(amateur在法语里意指“情人”),不会计较可 能得到的名声、酬劳或职业成就。业余爱好者并没有 什么可以失去的东西,因此乐于尝试并分享结果。他 们愿意冒险、实验,跟随内心的想法。有时候,他们 会在不专业的做事过程中收获新的发现。日本禅僧铃 木俊隆(ShunryuSuzuki)说:“初学者的心,面向 无限可能;专家的心则饱受羁绊。” 业余爱好者不怕犯错,不怕当众出丑,他们宛如 深陷爱河,所以即使是其他人觉得很蠢或很傻的工作 ,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美国社会观察作家克莱 舍基(ClayShirky)在《认知盈余》 (CognitiveSurplus)一书中写道:“最傻的创意也 仍旧是创意。在创意工作中,平庸与出色之间还有很 大的空间。但即使是平庸,毕竟还是在创意范围内, 你可以一点一滴地从平庸进展到出色。真正的差别是 在做与不做之间。”业余爱好者明白,付出点什么总 比什么都不付出要好。 业余爱好者可能没受过正式训练,但是一辈子都 在学,而且他们要大方公开地学,这样其他人才能从 他们的失败与成功中学到教训。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 华莱士(DavidFosterWallace)认为好的非虚构作 品是一种机会,通过它可以“观察一个相当聪明却也 不脱平凡的人,同时绞尽脑汁去思考各种我们多数人 一辈子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业余爱好者也是如此: 他们都是迷上某件事物的普通人,花了大把时间思考 ,并且大声分享想法。 有时候,从臭皮匠身上学到的会比在诸葛亮身上 学到的还要多。英国作家C.S.刘易斯(C.S.Lewis) 认为:“两个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困难习题的能力通常 会比老师强。这是因为虽然他们知道得不多,但我们 要他们解的难题,是他们最近刚碰见过的。同样的难 题老师以前也碰到过,但时间太长,他都忘了该怎么 解才好。”看着工作中的业余爱好者,也会让我们想 要一试身手。英国新秩序乐团(NewOrder)主唱伯纳 德萨默(BernardSumner)说:“我看了性手枪乐团 (SexPistols)的表演,他们糟透了……糟到我想站 起来加入他们的行列。”纯粹的热情是会感染人的。 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业余爱好者 。即使是专业人士要发光发热,最好的办法也是保有 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勇敢接受不确定性及未知。有人 问电台司令乐队(Radiohead)主唱汤姆约克 (ThomYorke)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他回答说:“ 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美国民谣歌手汤姆威兹 (TomWaits)是约克的偶像,每当约克察觉到自己写 歌写得太轻松惬意或了无新意时,就会像威兹那样, 挑一种没学过的乐器,试着弹奏并用来写歌。这正好 也是业余爱好者的一个特质:他们会利用任何可以上 手的工具,试图把想法传递给世人。约翰列侬说:“ 老兄,我是个艺术家。给我一把低音号,我就能吹首 曲子给你。” 要开始踏上分享作品之路,最好的办法是想清楚 你想学什么,并下定决心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学习。找 到“众才”,注意别人在分享什么,然后记下别人不 会分享的是哪些。细心留意可以凭一己之力补上的空 缺,即使乍看之下这个空缺很糟糕,也不要放弃。在 这个阶段不用考虑如何获利或发展事业。别想当专家 (或专业人士),尽情展露你的业余爱好特点(心和 热爱)。分享所爱,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会找到你。 P8-19
目录
前言:一种新的经营方式 第一章 你不必是天才 第二章 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第三章 每天分享一点点 第四章 打开你的百宝箱 第五章 说好听的故事 第六章 教别人你会的东西 第七章 别变成人肉垃圾邮件 第八章 学着挨打 第九章 卖出 第十章 坚持下去 致谢 参考文献 批注&图片出处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