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张爱玲学
字数: 280
出版社: 漓江
作者: 高全之
商品条码: 978754075870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23
出版年份: 2015
印次: 1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 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 及她的小说。 《张爱玲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 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 ,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 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 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 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 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 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 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作者透过《小艾》《赤地之恋》等多篇小说的版 本演进,探索张爱玲无以言传的文思机密;带领读者 从小脚与鸦片这两种民族陋俗来理解《金锁记》;自 艺术距离的角度斟酌《怨女》;以历史情境重估“上 海孤岛”观念和后殖民张论的贡献与限制;用政治与 非政治的方法欣赏《秧歌》;借西方与中国小说的影 响追踪《十八春》与《半生缘》的同源共根性;从科 幻小说的视角捕捉张爱玲文学多彩多姿的时间印象; 并借由张爱玲的文学理念、美国法律与社会背景的诸 多角度回顾海葬争议。 作者还访问了与张爱玲关系密切的前香港美新处 处长麦卡锡先生,厘清有关《赤地之恋》一书之创作 自发性的争论。书中并译介了张爱玲尚未发表的一封 信函,说明张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的原委 ,以及张晚年徙居不定的生活。张爱玲小说与中国章 回小说的传承关系不但曾为她坦承,而且一再为方家 提及。然而,作者顺沿这个线索追踪,仍有许多前所 未见的发现,本书可谓在众多张爱玲小说研究方法中 ,树立了一种新研究风格典范。
作者简介
高全之,1949年生于香港,四岁随父母到台湾,在台湾成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电脑科学硕士。美国航太工业资深电脑软件工程师。1976年出版《当代中国小说评论》,该书略作修订之后,1998年改名《从张爱玲到林怀民》;1997年完成《王祯和的小说世界》;2003年出版《张爱玲学:批评·考证·钩沉》,被海峡两岸专家学者推崇为张爱玲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目录
导论:高全之,学院外文学批评的筑路人/痖弦 ——从早期写作生活的发轫到近期《张爱玲学》的建构 增订二版大陆版序:脱鞋进门 增订二版序:张学自具生命 增订版序:托张爱玲的福 自序:焚书记 1 上海“孤岛”与“上海孤岛”——抗战期间张爱玲的写作环境 2 飞蛾投火的盲目与清醒——比较阅读《金瓶梅》与《第一炉香》 3 百世修来同船渡——《封锁》的瞬间经验 4 《金锁记》的缠足与鸦片 5 花非花——聆听《郁金香》里的争辩 6 阎王与小鬼——后殖民张论引起的省思 7 《小艾》的版本问题 8 《小艾》的无产阶级文学实验 9 多妻主义的鼓吹与抵制——从《儿女英雄传》到《小艾》 10 尽在不言中——《秧歌》的神格与生机 11 张爱玲的政治观——兼论《秧歌》的结构与政治意义 12 《赤地之恋》的外缘困扰与女性论述 13 开窗放入大江来——辨认《赤地之恋》的善本 14 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访问麦卡锡先生 15 本是同根生——为《十八春》、《半生缘》追本溯源 16 大我与小我——《十八春》、《半生缘》的比对与定位 17 《怨女》的艺术距离及其调适 18 张爱玲小说的时间印象——兼论《浮花浪蕊》离乡与《怨女》归航 19 挫败与失望——张爱玲《色,戒》的生命回顾 20 倦鸟思还——张爱玲写给赖雅的六封信 21 张爱玲的英文自白 22 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补遗 23 雪中送炭——再为《私语张爱玲》补遗 24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张爱玲如何三思“五四” 25 闹剧与秩序——谁最先发现张爱玲英译《海上花》遗稿? 26 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张爱玲给麦卡锡的一封信(附录:夏志清教授的读后意见) 27 同物无虑——张爱玲海葬的质疑与辩正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