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学的历史叙述与当代重构

儒学的历史叙述与当代重构

  • 字数: 94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编者:景海峰
  • 商品条码: 97870101691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9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11月下旬,“儒学的历史叙述与当代重构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这是由深圳大学主办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四次国际儒学盛会。 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 等国家和地区6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出 席了会议,提交论交80多篇。景海峰主编的《儒学的 历史叙述与当代重构》是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选 编集,围绕着“儒学的历史叙述与当代重构”这一主 题,从儒家发展史上相关问题,经学史上的思潮、人 物、专题等,儒家思想的现代研究方式及其学术史写 作,儒学在当代的发展与可能走向,儒家文明、儒家 传统价值与现代都市生活之间的关系等展开深入的前 瞻性探讨,并立足当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儒 学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走向,特别是儒学的当代重构问 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前瞻性研究。
目录
前言 道统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试论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早期“神明”观演变脉络探源 中国学术的开端——《舜典》命官与官师合一的时代 谁之“思”?何种“位”?——儒学“思不出其位”之中的“政治”与“心性”向度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哲学义诠——兼论孔子的道德理想主义 孟子的“天赋权利”思想——以“天爵”、“良贵”和“民意”为视点 孟子的精神修炼 诚于己、推诸人、达于天——《四书》中的“恕”、“诚”、“仁”关系新探 荀子论“争”——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看 荀学历史命运的再思考 荀子伦理思想的历史向度:前后、百年和古今 儒家系统的宇宙论及其变迁——董仲舒、张载、戴震之比较研究 董仲舒“一气、感应、民主”的辩证思维 “仁”的落实与“义”的调适——以《说苑》为例 “孟轲敦素”:南朝孟学史的点睛之笔 文中子易学思想研究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思辨性——从伊川、朱子之学说起 王安石政治哲学发微 朱熹“中和新说”与关学关系探微 论宗子制是宗法思想的核心——以朱熹与田愚的宗法思想为中心 南轩的理学思想 白沙儒学与明代文化的转向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简论《辟释氏诸妄》对佛教的批评问题 “六经责我开生面”——王夫之的哲学境界 康有为晚年新道德进化论的新经学 “蜀学”五事论稿——读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札记 现代儒学的架构:易学、儒学、理学与心学 经典解释与“学统”观念之建构 变动的光谱——社会思潮研究视野中的现代新儒学 从“儒学第三期发展”看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 早期启蒙说与儒学的当代发展 熊十力量论思想梳释 从冯友兰“宇宙底心”论“会思想的宇宙”——兼与王庆节先生商榷 贺麟王安石研究中的心学思想 牟宗三误解了康德的“道德情感”概念吗?——与方旭东教授商榷 为“新儒家”做注释:从徐复观与殷海光、钱穆的冲突说起 作为横跨中外和通达古今之中介的诠释学——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型的反思 中华文明的新形态与世界文明的新重心 “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 您曾经感动过吗?——《道德感动与儒家示范伦理学》导言 性心情的三维向度 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三个维度及其思考 论儒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不同作用 儒学文化的世俗化问题及其意义 “异议”的再议——近世东亚的“理学”与“气学” 从倪德卫看西方的儒学研究 哲学编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写作问题 “以西释中”衡论 现代儒学的使命与规模 新儒家哲学的动力学与类型论 新人文主义——儒学未来发展的一路径 哲理与信仰——谈谈儒学的宗教性问题 儒家安身立命的意涵与当代的挑战 儒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汤一介对儒学现代性的探索 汤一介“中国解释学”构想与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附录 “儒学的历史叙述与当代重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