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以几种典型低收入群体为例

社会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以几种典型低收入群体为例

  • 字数: 392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陈成文
  • 商品条码: 97870101715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成文著的《社会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以几种 典型低收入群体为例》以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 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处于低收入状态的 失业人员、农民工、农业劳动者和老年人四类群体为 研究对象,探讨了教育体制改革、就业体制改革、收 入分配体制改革、养老保障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揭示了各项 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机制,从而为推进社会体制 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依据。
作者简介
陈成文,1966年11月生,湖南隆回人,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系 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项、 重点项目1项、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主编教材4部;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高等教育研究》等CSSCl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论文7篇。在所发表的论文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要点摘登14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2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7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等分册全文转载47篇。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社会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编委、《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编委、《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青年探索》编委。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内容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教育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 第一节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有所教” 第三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有所教” 第四章 就业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 第一节 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就业体制改革与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民生 第三节 影响低收入群体就业民生的体制性因素分析 第五章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劳有所得” 第三节 影响低收入群体收入分配的体制性因素分析 第六章 养老保障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 第一节 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养老保障体制改革与“老有所养” 第七章 住房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 第一节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住房体制改革与“住有所居” 第八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 第一节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与“病有所医” 第三节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病有所医” 第四节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改革与“病有所医” 第九章 推进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科学确定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科学构建民生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有序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目标的社会体制改革 第四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取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第五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社会体制改革与改善民生”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