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

  • 字数: 553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杨建刚
  • 商品条码: 97870101841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8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是作者杨建刚 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和完善的结果, 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 资助项目的资助。 本著作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主义从苏联到西方所经历的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 ,分析这一发展的内在逻辑,着重研究二者在苏联、 欧洲和英美的不同的政治、历史、地域和文化语境中 进行对话所关注的不同问题、采用的不同方法,并分 析其利弊得失,进而分析二者在中国的关系史,在相 互比较中探讨二者在中国对话的可能性,以及对中国 当前的文学理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此项研究采 用历史与逻辑、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以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各自不同的方法论特征为逻 辑起点,以二者之间在二十世纪的关系史为经,以不 同的时间阶段和地域空间上这种对话所关注的不同问 题和采用的不同方法为纬,展开具体分析和深入阐发 。
作者简介
杨建刚(1978—),陕西三原人。南京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和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6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多项。
目录
三、结构主义传统 四、马克思主义传统 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本质 一、语言的起源问题 二、语言与思维 三、语言的阶级性 四、民族共同语和方言问题 第四节 批判理论的交往转向 一、批判理论的语言维度 二、批判理论交往转向的演进逻辑 三、言语交往行为的运行机制和有效性法则 四、交往的话语伦理学及其批判 第九章 对话思维与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建构 第一节 未完成的思考 一、20世纪20—30年代俄国文论的整体状貌 二、马克思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新批评派的关系 四、尤里·洛特曼及塔尔图学派的文化符号学 五、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关系 六、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话与读者反应批评的形成和发展 七、新世纪之交英美文学创作和批评界兴起的“新形式主义” 第二节 对话在中国 第三节 对话思维与理论创新 附录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教授访谈录 引用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