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夏文字和语言研究导论

西夏文字和语言研究导论

  • 字数: 231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聂鸿音著
  • 商品条码: 978757320216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稿旨在向有志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介绍西夏文字和语言的结构、使用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同时也希望为语言文字学专业人员提供学术方面的参考。从出土文献的数量看,西夏文从11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在河西走廊的流行程度仅次于汉文,而远超其他。本稿重点介绍党项语与汉语差别较大的语言特征,以及认识这些特征的基本思路。 本稿不采用印欧语言学框架中以名词变格为中心的论述传统,选择中国高等院校教学语法系统中的助词分析方法,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接受习惯。如此则读者只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和普通语言学基础即可读懂这本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聂鸿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方民族大学客座教授。1954年11月生,山东蓬莱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西夏文献学、西夏语文学、中国民族史研究。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并退休。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常务理事。发表西夏研究论文数十篇,专著《中国的文字》、《塞北三朝》、《古道遗声》、《西夏文〈德行集〉研究》;合著《番汉合时掌中珠》、《类林研究》、《西夏天盛律令译注、《西夏文献论稿》等,译著有:《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目录
引 言 3 第一章 西夏文字的历史文化背景 5 第一节 文字的创制 5 第二节 文字的文化基础 7 第三节 文字的推行 9 第四节 西夏文的衰亡 13 第二章 文字的构成 15 第一节 基本结构 15 第二节 会意和形声 18 第三节 文字中的汉字和汉语成分 21 第四节 转注 23 第五节 切身字 25 第六节 同形字 27 第三章 文字的应用 29 第一节 书体 29 第二节 异体字和讹体字 32 第三节 简写字和缩略字 34 第四节 通假 35 第五节 正书和细书 37 第六节 标点符号 38 第四章 文字与文献的解读 40 第一节 死文字的初步识读 40 第二节 当代的工具书 42 第三节 文字的电脑处理 44 第四节 文献解读的原则和规则 47 第五章 西夏语言概观 50 第一节 西夏文和“西夏语” 50 第二节 勒尼语 52 第三节 汉语 55 第六章 党项语音 60 第一节 基本资料 60 第二节 韵母和声调 63 第三节 声母 71 第四节 构拟原则的言语实践检验 74 第七章 党项语的词汇 79 第一节 汉文史籍中的党项语词 79 第二节 所谓“文化词” 81 第三节 义类标记 85 第四节 名量和动量 86 第五节 人称代词和代词敬语 88 第六节 借词 92 第七节 仿译词 95 第八节 同义词的辨析 97 第八章 党项语的词法和句法 100 第一节 观察语法的不同视角 100 第二节 词性和词性转换 104 第三节 谓词词缀 106 第四节 谓词的人称呼应 109 第五节 谓词助语 113 第六节 名词和代词的复数标记 116 第七节 短语和结构助词 117 第八节 句子的语气 122 第九节 复合句的关联词语 126 第九章 语言的类型和系属 130 第一节 语言类型 130 第二节 历史比较 132 参考文献 136 后 记 144 (插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