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萨德我的邻居

萨德我的邻居

  • 字数: 100
  • 出版社: 漓江
  • 作者: (法)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译者:闫素
  • 商品条码: 97875407694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7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编著的《萨德我的邻居》 是一部开创性的研究著作,是西方现代思想学术史上 第一部严肃思考萨德侯爵其人其作的专著。作者将萨 德的思想行为和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法国 大革命联系在一起,探讨了萨德的哲学思考与法国唯 物主义、无神论、百科全书学派的内在关联,以及萨 德文学作品的特殊风格与哲学内涵。《萨德我的邻居 》初版于1947年,二十年后再版时作者又写了《恶魔 哲学家》一文作为补充。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逐 渐成为研究18世纪思想史的必引文献之一,影响并启 发了包括德勒兹、德里达、巴塔耶、布朗肖、拉康在 内的众多法国学者关于萨德及相关论题的研究与思考 。
作者简介
闫素伟,1950年生。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翻译学博士,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国语言和文学教授。主要译著有《圣人无意》(弗朗索瓦于连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吕西安费弗尔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等。 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Pierre Klossowski](1905-2001),生于巴黎,父母为波兰裔。科罗索夫斯基追随乔治巴塔耶,与纪德、里尔克为友,还曾出演过罗伯特布列松的电影。他曾以翻译为生,将维吉尔、荷尔德林、尼采、卡夫卡、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的作品译为法语,同时他的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小说、文学评论伴以油画、素描(其兄弟即为著名画家Balthus Klossowski)。他的学术和哲学才能体现在本书和《尼采与恶的循环》(Nietzsche ou le cercle ieux,1991)等著作中,《尼采与恶的循环》被视为海德格尔之后关于尼采的重要论著。
精彩导读
我们在此想考察的是萨德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体验 。 在此之前,我们将试图定义他在小说中采取的, 或者假装采取的哲学立场。对于萨德来说,思考或者 在作品中表现与感觉或者行动有关的事实意味着什么 呢? 萨德本人为了最终否认他的《朱斯蒂娜》 (Justine)是他所写,声称他“自己的”作品中所 有的“哲学家”都完全是“正直的人”,而“为了让 作者(指《朱斯蒂娜》的作者)与贤者和疯子们混为 一谈,由于一种不可原谅的愚蠢”,“这本小说中所 有的哲学家人物都带有恶棍流氓的品质”。 “正直”哲学家和“卑劣”哲学家之问的对照可 以回溯到柏拉图。作为“正直人”的哲学家自夸说, 思想是他的存在中唯一有价值的活动。思考哲学的流 氓给予思想的价值,只能是促进最为强烈的欲望活动 。而这种欲望,在正直的人看来,一向只是存在的缺 失。但是,如果最大的恶魔行为是将欲望装扮成思想 ,那么恶魔从正直人的思想当中所看到的,只能是无 能为力的欲望之装扮。 如果我们想还萨德以公正,我们就必须认真地对 待这种“恶魔哲学”。因为在一部宏大的作品当中, 这种哲学是大量存在的,为思考和写作的决心画上了 一个不祥的问号,尤其当此决心是去思考和描写一个 行为,而不是实施一个行为。 下定决心并不一定能够解决两难的选择问题:除 了通过具有揭示作用的行为之外,如何才能反映出一 种最终的感性之根本呢?最终的根本只能从思想之外 的实施行为中才能得到反映,才能被捕捉得到,而这 些实施的行为是不能予以反映,也是无法捕捉得到的 。萨德的写作行为 写作本身就是人道的,这一事实假设具有普遍性 ,而一种特殊情况可以被视为属于这种普遍性,这样 一来,特殊也就因从属于普遍而被理解了。萨德作为 一个特殊情况,把写作设想成是对这种从属性的证实 。在萨德的时代,普遍性的媒介是在古典传统当中从 逻辑上形成了结构的语言。该语言通过其结构,在交 流姿态的范畴内,将人类的规范结构重新产生并重现 于个人。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表现出一种生活 功能的附属特点,这种附属特点保证了种类的维系和 发展。推动着每一个个体的繁殖和延续的需要,相当 于通过语言来再现和延续的需要。因此才建立起了人 与人之间的说服,由于相互之间的说服,个体的特殊 性在普遍性的渠道中进行交流才成为可能。人与人之 间互相的说服,一向只能按照同一性的原则,或者矛 盾的原则进行,该原则将逻辑结构的语言与知性的普 遍原则也即普遍理性相统一。 正是按照这种人类规范的普遍性原则,萨德想建 立一种反普遍性,使之相当于倒错案例的特殊性,从 而使倒错的个别情况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根据现有 的规范普遍性,倒错的个别情况是通过逻辑结构的缺 乏而被定义的。由此投射出萨德的完全畸态怪物的概 念。 但是,这种反普遍性相当于倒错的特殊性,萨德 假设反普遍性已经隐含于现有的普遍性当中。对于萨 德来说,规范理性以人的自由和最高权力的名义宣称 的无神论,旨在将现有的普遍性倒转过来,使其变成 这种反普遍性。 因此,作为规范理性最高行为的无神论,应建立 完全抛弃规范的规则。 在选择缺乏逻辑的倒错的感觉和行动方式,以证 明作为无神论的理性行为的同时,萨德一方面立刻质 疑了普遍的理性,因为他在运用普遍理性的过程中, 使得这一普遍理性成了矛盾的东西;另一方面,他还 质疑了人的行为,因为人的行为产生于生活功能的附 属特点。萨德对无神论的批判 理性是如何发展到无神论的呢?是由于理性认为 ,上帝的概念仍然会以不合逻辑的方式,因此也就是 以极其可怕的方式改变其自主性。理性声称,上帝的 概念本身是武断的。一切武断的、倒错的、极其可怕 的行为都产生于这一概念。从今往后,如果无神论作 为自主的理性的决定,可以占有优势,那是因为,只 是由于这种自主性,便可以在个体中维系种类的规范 ,因此,为了所有人的平等和自由,借助生活功能的 附属性,也就可以按照这些规范来保证人的行为。如 果自主性不能在自己的概念当中获得新生,那它如何 将相反的、外在于其结构的现象包括进种类的维系当 中呢?萨德正是在这一点上,以隐含的方式,对规范 的理性进行了批判。对于萨德来说,这种无神论也还 仍然是颠倒过来的一神论,表面上看来从中清除了使 它与有神论不同的偶像崇拜,因为它为负有责任的自 我担保,为自我的特性,个体的身份担保,这与上帝 的概念是一样的。要想让无神论自己清除掉颠倒过来 的一神论,它必须是完整的。但是这样一来,人的行 为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认为萨德会这样回答这个问 题:请看看我的鬼怪们(monstres)吧。也许他自己 把水搅得够浑的,好让人们假设他能够做出如此天真 的回答。 萨德按照普遍理性的概念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 使用从这一理性当中产生的否定概念,才能阐释倒错 的积极内容,也就是具有多面性的感性的积极内容; 而且由此一来,在与“秃头教士的帮凶”相反的阵营 里,他无法避免让思想正统的无神论者反对他:这些 人永远不会原谅他借道无神论,走向了神圣武断的畸 态怪物。理性想把自己从上帝那里解放出来。萨德以 极其秘密的方式,想把思想从一切既定的规范理性当 中解放出来:彻底的无神论将是拟人理性的终结。尽 管有这种隐隐的意愿,但萨德并不区别,也没有寻求 区别什么是思想和什么是在他的自然概念中对假设具 有实在性的普遍理性的参照。这种区别只在他描写的 反常行为当中才有所表达,只要思想在这一点上具有 实验的意义。要么是不在意,要么是在矛盾的境况中 体会到危险的快乐,作为写小说的人,他让小说的人 物都成了“带有恶魔品质的哲学家”。P1-5
目录
恶魔哲学家 萨德我的邻居 萨德与革命 萨德体系之概要 在无神论的面具下 附录一 附录二 萨德生平及作品 萨德是能够被思考的吗? 科罗索夫斯基作品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