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我国金融电子化自主创新对策研究/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 字数: 178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施慧洪
  • 商品条码: 97875096076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是在金融与计算机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时代背景下提出 来的,它对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辅助我国金融现代化具有战略 性的意义。本书主要研究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促 进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中长期对策建议,从而提高我国电子金融的自主创新 能力。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①由于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是计算机技术、金融业 务、金融企业管理、金融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更好地研究电子金 融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就必然要结合相应的技术、业务、管理进行交叉学 科研究。这是本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点。②技术创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 要对各种创新形式如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创新战略等展开研究,而创新管 理学则对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能力、创新组织等展开研究。本研究的分析框 架是在综合技术创新学、创新管理学、金融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③数理分析。本书对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现状、影响因素等展开调研 ,利用统计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④中外电子金融自 主创新影响因素排序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找出中外电子金融自主创 新制度方面的差距。发现了我们的不足,就可以更好地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有:①通过严密推导,得出:“电子金融自主创新是 金融组织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追求‘权’而在自身主导下 进行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包括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等形式。 ”②电子金融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考察了组织结构演化、文化创新、合作 创新、企业战略联盟等问题。③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包括了动力机制影响因 素、融资机制影响因素、规范机制影响因素、技术创新战略影响因素、技术 创新体系影响因素、技术能力等,这是本书的创新之处。④访谈和实证分析 深化了对影响因素的研究。⑤就政府职能、法律手段、金融手段、提升技术 能力、建设金融IT创新体系方面提高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 通过多维、交叉性研究,本书力求深化对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 认识,并通过制度设计来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服务于我国 金融现代化建设。
作者简介
施慧洪,1972年11月出生。工学学士(计算机专业),经济学硕士(金融方向),管理学博士。1993年于中国人民银行从事电子金融开发与维护,2001年后专注于电子金融研究。现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从事电子金融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金融分会百人专家团成员之一。先后参编(著)作品7部,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2006年主持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电子金融自生创新与成长路径问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电子金融的內涵与外延 第二节 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第四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中的创新组合 第五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第三章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融资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规范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复杂影响因素一:创新战略 第五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复杂影响因素二:技术创新体系 第六节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复杂影响因素三:电子金融技术能力 第四章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调研目的、內容、对象 第二节 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第三节 访谈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促进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促进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附录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现状调查问卷与访谈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