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洛杉矶模式及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文库

洛杉矶模式及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文库

  • 字数: 31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谢菲
  • 商品条码: 97870101601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谢菲所著的《洛杉矶模式及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文库 》以美国洛杉矶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为研究对象 ,梳理“洛杉矶模式”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其多中 心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该模式在经济、政治 、社会、生态层面产生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世 界大城市伦敦、东京、巴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模式走 向多中心模式的实证分析为例,揭示“洛杉矶模式” 的普遍意义。城市或区域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涉 及资本不平衡地理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政府治 理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洛杉矶模式”对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谢菲,历史学博士,博士后,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福建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理事、中华美国史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中美城市化比较研究。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学。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福建省教育厅课题1项。
目录
绪论 上篇 第一章 洛杉矶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 洛杉矶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第二节 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形成 第三节 同期美国城市发展特点 第二章 “洛杉矶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 第二节 “洛杉矶模式”的形成 第三节 “阳光带”与“冰雪带”的比较 第三章 分散化、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成因(上) 第一节 交通工具变革与人口的分散化 第二节 “好路运动”与联邦高速公路计划 第三节 信息时代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 分散化、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成因(下) 第一节 私人住房的种族隔离取向 第二节 联邦政府的住房政策导向 第三节 洛杉矶的城市发展规划 第五章 洛杉矶模式的双重影响 第一节 经济层面的分析 第二节 政治层面的分析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分析 第四节 生态层面的分析 第六章 从芝加哥到洛杉矶——世界大城市发展新模式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 第二节 伦敦、巴黎、东京的多中心模式比较 第三节 巴黎:轴向空间扩展模式 下篇 第七章 “洛杉矶模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洛杉矶学派城乡思想的现代意义探析 第二节 洛杉矶学派资本一空间关系研究 第三节 “洛杉矶模式”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八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洛杉矶模式”研究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进展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展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