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916--新文学发生的年代学研究

1916--新文学发生的年代学研究

  • 字数: 376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张瑜
  • 商品条码: 97870101871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瑜著的《1916--新文学发生的年代学研究》从 年代学的角度立论,以原始文献的征引与呈现来考察 新文学发生期的关键时刻——1916年的中国文学,并 在此基础上回顾新文学权力的获取过程及其占位策略 ,以场域理论的视角探源新文学的发生。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1916:社会的扰攘与文化的坚守 第一节 小语境:1916年的文学环境 一、舆论界“危如累卵” 二、“呜呼洪宪” 第二节 大历史: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一、“大雨之先”:晚清以来的时代背景 二、从发表到出版:文学传播空间的建构 小结:横向停滞导致纵向拓展 第二章 “码字的症候群”:知识分子的生存与发展 第一节 “码字的症候群”:1916年的文坛怪现象 一、媚俗与模仿 二、抄袭 三、一稿多投与应酬文章 第二节 文人自主性愈加彰显 一、从士到作家:人格独立的开始 二、从“经国大业”到“以文取酬”:独立的经济来源 三、作家自主性的意义呈现 小结:消耗与打磨,多重境遇空间 第三章 读者共同体与时尚的风向标 第一节 阅读共同体的形成 一、读者共同体的建构 二、从国文到国语:读者与作家共同的教育背景 第二节 读者主体性的浮现- 一、众声喧哗:读者的意愿表达 二、商榷批判:由“推襟送抱”引发的文战 小结:群体性准备的完成 第四章 文学市场化——也谈民国机制 第一节 1916:摇摆的洪宪元年 一、复辟帝制与尊孔读经 二、出版界之黑幕 第二节 对秩序的呼唤 一、国歌与校歌:文学与仪式 二、文学市场机制的形成 小结:文学场形成的制度化保证 第五章 1916与新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新的文学场域的形成 一、为新文学提供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广阔的传播空间 二、公共舆论空间的开创 三、拓展文学的表现领域,促生新式文体和白话语言 第二节 文学与权力——对新文化运动的另一种解读 一、《新青年》的占位传奇 二、新文学对文学权力的攫取 小结:对新文化运动的再审视 结语:和尚公文衣包雨伞枷 参考文献 附录一:晚清至民初中文期刊创刊情况表(1872—1916) 附录二:晚清至民初上海出版机构一览表(1840一1916) 附录三:1916年大事年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