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学(供西医医学院校本博本硕连读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

中医学(供西医医学院校本博本硕连读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

  • 字数: 710
  •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作者: 编者:梁晓春//孙华
  • 商品条码: 978756790716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在总结数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尽可能地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内容贯穿其中,旨在使西医学生学习并掌握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中医理法方药的系统思维方法,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中药、方剂、针灸等基本知识。本教材语言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执简驭繁。在教材内容上,增加了中西医理论构建的特点、形成和发展的差异等;在教材结构上,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辨证合二为一,还增加了临床病例的辨证分析;在治则和治法方面把“调整阴阳”作为治疗疾病的总纲,把“治病求本”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中药和方剂部分增加了现代药理研究等内容,针灸部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重点介绍了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和配穴处方,在每章节前面确定了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章节后面附有复习思考题和英文摘要。
作者简介
梁晓春,女,主任医师,中西医科结合教授,中医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56年生于山西交城。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198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先后于1993年和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4年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为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做访问学者。1995年始任中医科副主任,2002年至今任中医科主任。曾获得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协和医科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目前担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出国人员留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综合性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十病十方”科研项目糖尿病领衔专家;《中国临床医生》、《环球中医药》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成药》、《中华全科杂志》《北京中医》、《世界中西医结合》等杂志的编委。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绪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 一、远古时代——中医学的原始阶段 二、春秋战国至秦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三、晋至隋唐——中医学分科及发展阶段 四、宋至金元——学派涌现及理论突破阶段 五、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及中西医汇通萌芽阶段 六、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和西医理论体系之异同 第四节 中医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 第五节 传统医学中的人文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天人合一 二、生命至重 三、医乃仁术 四、医贵乎精 五、贵义贱利 六、尊重同行 七、现代价值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三、阴阳的变化规律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四、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内伤性致病因素 三、继发性致病因素 四、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正邪相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机失调 第四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排出物 四、望小儿指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