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

  • 字数: 42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刘卓红|责编:毕于慧
  • 商品条码: 97870102089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8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 究,是在充分认识、把握作为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科学 理论及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推进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旨在从构 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中国形态出发,以时代创新为 主线,抓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最能体现历史唯物 主义基本观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深入阐释, 从而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 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刘卓红,女,浙江玉环县人,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和参与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一般项目近20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多项研究成果被转载并获省级科研奖励。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当代中国与历史唯物主义创新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创新与中国道路 一、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本性与生命活力 二、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创新:中国道路探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辩证法:中国道路探幽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当代语境中的问题与挑战 一、革命与“后革命氛围”中的改革:社会发展动力的时代回答 二、工人阶级和人民:历史主体的时代拓演 三、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与互动统合,社会基本结构的时代新变 第三节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与新时代的创新探索 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总吁求 二、解答时代课题、直面时代难题、研究重大问题: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何以创新 三、动力、主体、道路、方向与方式:新时代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对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探索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动力新推进 第一节 矛盾动力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初步探索 一、矛盾动力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二、矛盾动力论的理论演进:从《矛盾论》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矛盾动力论的艰难践行与理论省思 第二节 改革动力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纵深发展 一、改革动力论的确立: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二、改革动力论的推进发展:从创新驱动到科学发展 三、改革动力论对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创新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体系的当代建构 一、全面深化改革动力体系的实践基础:中国改革实践的时代境遇 二、全面深化改革动力体系的逻辑架构:目标、要素、主体、机制与价值导向 三、全面深化改革动力体系的理论创新:“六位一体”动力体系 第三章 历史创造者与人民主体思想的新进展 第一节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内容 一、从古典到现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确立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定位 三、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拓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形态 一、创造主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二、发展主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共享主体: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节 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的生活方式 二、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发展的新境界 第四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新进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一、国家是生产力和交往方式发展的历史产物 二、国家是阶级性与社会公共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三、国家消亡与社会主义国家及其长期性问题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市民)社会与国家 一、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的变迁:从统治、管理到治理 一、新中国成立及国家治理能力的奠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