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天理与人欲的历史蕴含与现代意义

天理与人欲的历史蕴含与现代意义

  • 字数: 311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张鹏伟
  • 商品条码: 97870101914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7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天人关系论 第一节 “天”的含义 一、“天”的字源意义 二、“天”的观念意义 第二节 关于“天”的各种语词及其内涵 一、天命 二、天道、天德、天心 第三节 原始儒学天人合一的两种进路 一、《中庸》、孟子的天人合一论 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 第四节 天人相分论 第二章 天理论(上) 第一节 先秦文献中的“天理” 第二节 理学中“天理”的含义 一、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形上学 二、存有之理、存在之理、形构之理 三、道德本体与伦理规范 第三节 “天理”道德本体论的创立 一、邵雍的“象数” 二、周敦颐的“诚”与“太极” 三、张载的天理、天德与太虚 四、程颢的“天理” 第四节 天理的不同存有 一、本体论上“体用”范畴的三种进路 二、理学的视角及其判定 三、主体性存有论 四、客体性存有论 五、主体性存有论之发展——王守仁“良知”本体论 第五节 天理的两个层次 一、二程的“天下善恶皆天理” 二、朱子“天理”的不同内涵 第六节 天理总论 一、天理的超越性、内在性和普遍性及其统 二、天理的存有和实现方式 第三章 天理论(下):天理与人性 第一节 理学之前儒家人性论的发展 第二节 理学人性、人心论的不同思路 一、主体性存有之性、心 二、客体性存有之性、心、情 第三节 性、心、情总论 一、四端与七情 二、性、心、情的关系 第四章 欲与人欲论 第一节 先秦儒家“欲”的基本观念 一、孔子的“欲”论 二、孟子的“欲”论 三、荀子的“欲”论 第二节 道家、道教的“欲”论 一、老子的“欲”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