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周易与先秦诸子学/什刹海书院文库

周易与先秦诸子学/什刹海书院文库

  • 字数: 102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
  • 作者: 赵玲玲|总主编:乐黛云//怡学
  • 商品条码: 97875000960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赵玲玲,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兼研究所所长,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创系主任,台湾中山大学复校筹备顾问兼教授。现任孙文学术思想研究交流基金会董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孔孟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道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班及管理哲学班客座教授。
目录
什刹海书院文库总序汤一介 一、《周易》的本质 二、《周易》的人道观与诸子学 三、诸子学对《周易》的哲学承传 (一)生生之道中的保生观 (二)终始之道的善生观 (三)时中之道的久生观 (四)君子之道的达生观 (五)《周易》的稽疑大用 (六)稽疑的逻辑推论原理 (七)((左传》中的筮例与“易象” 四、诸子不得不由《周易》出? (一)为什么诸子百家不得不由《周易》出? (二)诸子百家为什么要向《周易》学习呢? 五、《周易》的善生文化精神 六、诸子体现的《周易》的善生与保生文化精神 (一)孔子:“无咎” (二)老子:“无为” (三)墨子:“无私” (四)庄子:“无我” (五)韩非子:强调“法、术、势”的原则 (六)苟子:“学礼”“知止”“积善” 七、诸子学中的全生(保生及善生)方法学 (一)向内超越:乃德行力的增长,内省修养实践学 甲、成君子:以实践“谦”德为上 乙、不贰过:以养成“反与复”之能为上 丙、善补过:文明以修习“观心”为上 丁、“寡过”之机:以“知义”为上 (二)向外超越:认识力的提升 甲、存在与思想的分野;道与有无的关系 乙、指与物、名与实的关系;名,既不是物, 也不是指,乃天下无指者也 (三)利用厚生之道:造化力的精进 甲、要知微明 乙、要知善始 丙、要积阴德 丁、要去除“宿命论”观念 戊、要“忘我”,勿被“我知”所困 己、要善用合道的“谋与应”以求胜, 成为兵家的战略准则 庚、韩非子的“主道”法则 辛、五行生克流行说 附录: A、《左传》《国语》中《周易》筮法之例证 B、《左传》《国语》中《周易》筮法例证一览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