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摩都水乡(徜徉上海音乐谷)

摩都水乡(徜徉上海音乐谷)

  • 字数: 150
  • 出版社: 文汇
  • 作者: 编者:苏秉公
  • 商品条码: 9787549615476
  • 版次: 1
  • 开本: 24开
  • 页数: 27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们喜欢将上海称为魔都。我们想在这本书里称 她“摩都”,似乎更能体现她的摩登、时尚,更有厚 重的历史感。 几百年前,上海这块土地水网交错,许多地标性 区域和街区沿江河而建。水网能串起上海的历史,把 出上海的文脉。时代变迁,不少河道消失,历史街区 湮没。文字记载和人们记忆中的老街、老城成为一颗 颗散落的遗珠,渐渐失去了光芒。如果能以河流这根 线将上海一颗颗遗落的珍珠和以陆家嘴地区为代表的 上海“东方明珠”一起交相辉映,串成一挂耀眼夺目 的珍珠项链展现给世人,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本 书尝试着捡起上海音乐谷景区这颗“东方遗珠”,擦 拭干净呈现给大家。希望上海不要忘记自己是怎么走 过来的,把乡愁留在人们的心中。 苏秉公主编的《摩都水乡(徜徉上海音乐谷)》 这本书取名由此而来。但愿大家能喜欢,也能有多的 人为散落各处的“东方遗珠”擦灰掸尘。
目录
序 水乡篇 虹口港——上海的“女儿河” 嘉兴路地块水系的历史演变 嘉兴路地块水系的的现状 三河交叉音乐谷 两座桥的特色——哈尔滨路 鸭绿江路桥有故事 儿时的“臭河浜” 推粪车的感受 我的“记忆桥” 窗下有条沙泾港 嘉兴路桥边忆“纤夫” 都市“周庄”探幽 老街篇 虹口石库门的兴起 流逝的岁月 探秘石库门 嘉兴路的生活写照 海派文化的烙印 弄堂往事写真曾经的虹口老街 嘉兴路上故事多 老宅过年 东嘉兴路上的“老虎灶” 跟文仔学“生意” 顺兴菜馆&“白玫瑰” 印象“南京浴室” 煤球炉琐闻 倚笑乘风凉 邮筒、烟纸店的姻缘 大东酱园打酱油 新嘉路上的小店 大饼店和老酒店的光阴 老上海的“味道” 那个纳凉的年代 弄堂里的水塔 谢稚柳先生的画室 赵超构先生印象记 她的名字叫瑞康里 镜头下的老街 弄堂里的报界宗师 家门口的门市部 年轮篇 老地图上看当年 虹口地名的由来 消失的老街 瑞嘉苑——未曾湮没的念想 《现代家庭》初生的岁月 哈尔滨大楼与“半岛湾” 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 谋求“幸福的普遍” 开创中国劳动保险先声 “三角地”菜场的变迁 1913英商洋行的重生 中国第一个控城市消防队——沈家湾救火会 宰牲场转身创意场 上海最早的儿童公园 “陈独秀被捕事件”始末 红色堡垒——“嘉兴路巡捕房” 隐身民居里的桥头堡 上海滩妓女新牛记 沈尹默故居与“秋明室” “益民食品厂”钩沉 “迷宫”里的历史尘埃 回味无穷的光明冷饮 亲历“八一三”战火的姚守洪和李曼芳夫妻 见证淞沪抗战的碉堡 “市民呈文”日军在嘉兴地区暴行 淞沪抗遗留的残垣断壁 五台路上的战争痕迹 曾经的日进剧场 音符篇 回眸“音乐基地” 黑臭河浜是怎样改变的 漫话音乐谷 游客接待中心里的“万花筒” “炫起来”的上海音乐谷 哈尔滨风情街Creat! SNH48星梦剧场 从“天堂”走向“星梦” 梅开二度“哈尔滨大楼” “且行且珍重”——辽宁路46号 嘉兴影剧院——星梦剧场 火锅店抢出历史建筑 璀璨的东方明珠 音乐谷探秘 音乐徜徉记 慢泊慢生活 岁月静好的一抹亮色 相映成辉的弹格路和景观河 园区景区社区荟萃的一条街 海伦路的变迁 相约“老友记” 旮旯 非旮旯 寻宝1933 以音乐谷为抓手,推动音乐产业发展 附录 上海音乐谷小店漫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