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莫砺锋说唐诗

莫砺锋说唐诗

  • 字数: 205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莫砺锋
  • 商品条码: 978780729186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2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莫砺锋讲唐诗》以莫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的《诗歌唐朝 》为基础。讲座中,他通过“诗抒胸怀”、“怀才不遇”、“沧 海桑田”、“君子之交”、“忧国情怀”、“天伦之乐”、“送别之情” 、“山水有情”、“爱情新语”等14个专题,将中国文化中颇具魅力的唐 诗呈现给广大观众。莫砺锋曾师从程千帆先生专攻中国古代文学,是新中 国首位文学博士学位获得者,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作者简介
莫砺锋,1949年生。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科院士)。兼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 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等。
精彩导读
到了盛唐,诗坛上有两大流派,一派是边塞诗派,写战争题材的,写 边疆生活的;另外一派是山水田园诗派,写山水风景的,写田园生活的。 写边塞主题的诗,毫无疑问,那些诗里都充满着昂扬、积极、奋发向上的 精神和气概。哪怕是在西域,在那种非常艰苦的自然环境里,在非常紧张 的军营生活中,诗人依然如此。我们看岑参,岑参到了西域,那么艰苦的 环境,八月天就下大雪了,但是岑参的诗中是怎么表现的呢?八月就下大 雪,天气又是那么寒冷,对于中原人士来说,没见过这样的情景。但是他 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没有高昂的气概,没有 为了保家卫国不怕吃苦的那种精神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观精神 的壮丽诗句来的。 边塞诗我们就不多说了,它肯定是奋发昂扬的。下面我们看一看山水 田园诗派的作品。对于那些主要是写田园生活、写乡村生活的诗歌,照理 说应该体现一种比较淡泊、恬静的感情,好像应该跟积极有为、奋发向上 的精神力量距离比较远一点,但事实并不如此。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尤 其是盛唐时期,他们的诗里所蕴涵的那种精神力量跟边塞诗人是差不多的 。山水田园诗派中间真正称得上隐士,基本没有做过官的一个大诗人是孟 浩然。但是我们看孟浩然的诗,它同样表达着这样的志向,这样的人生理 想,孟浩然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年,孟浩然到长安去看他的好朋 友王维。王维是朝廷的官员,要在宫里面值班,但是孟浩然是一个平民, 他没有一官半职,是不能进宫的。相传王维晚上进宫值班,就偷偷把孟浩 然带到宫里面去,想让他看看宫里的情形。没想到正巧碰到了唐玄宗,唐 玄宗晚上到这里来转转,一看,怎么有一个外人在?唐玄宗看到了孟浩然 ,王维当然没法隐瞒,就说这是我的朋友孟浩然,他是一个布衣。唐玄宗 一听,就说这个人我知道,是一个有名的诗人,然后就叫他朗诵自己的诗 。孟浩然就朗诵起来了,诗里有两句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说因为自己才能不好,所以圣明的君主把我抛弃了,不让我做官;我又经 常生病,所以朋友也和我疏远了。这本来是两句普通的抒情诗,但是唐玄 宗一听就不高兴了,唐玄宗说:“你说什么‘不才明主弃’,你又没有来 考试,没有来找我要官做,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能怪我呢?我没有抛弃你 ,是你自己没有来求官啊!”抛开这件事情的是非和虚实不讲,我们看一 看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说明像孟浩然这样的人,他也并不是全心全意地 要做隐士,就想住在农村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不是的,他也非常希望有 机会为国家做事,希望人生能够处于奋发有为的积极状态。所以我们基本 上可以说,在唐代很少有真正的隐士。 有一个成语叫“终南捷径”,“终南”就是终南山,长安南边的一座 大山,“捷径”是什么呢?是做官的捷径,进入官场的一条捷径。“终南 捷径”这个成语产生在唐代,它的主人公叫卢藏用,他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藏”就是藏起来,“用”就是要使用。作为一个人才,你又要藏起来 ,又要被使用,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的真正意思大概是先藏起来再使 用,卢藏用的作为就是这样子的,他早年隐居在终南山。在古代,凡是有 学问、有名声的人,隐居在一个什么地方,久而久之,你的名声更大了, 大家都传说有一个很高尚的人,隐居在什么地方,不肯出来做官。好,等 到名声一大,朝廷派人来请他,卢藏用马上就出山去了,马上就做官去了 ,后来官还做得不小。 有一天,朝廷里来了一个道士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一个真正的隐 士,因为他是道士,他是出家人,出家人不能做官,他长期隐居在浙江的 天台山,离长安很远,但是朝廷也把他召来了。司马承祯入朝见过皇帝以 后,又要返回天台山去。卢藏用送他走到宫外,远远地看到终南山,卢藏 用就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座山里的景色也非常好,你何苦非要千 里迢迢地回到天台山去呢?你住在这里就可以了。司马承祯就讽刺他说: “在我看来,终南山不过是做官的一条捷径罢了!”隐居在这座山里的人 就是为了做官,因为离长安很近。“终南捷径”这个成语就传下来了,到 了宋代,到了元、明、清,凡是读书人说到“终南捷径”,就是讽刺假隐 士,你实际上不是真的要隐居,你隐居的最后目的还是要做官。但是在唐 代,就在“终南捷径”这个词产生的那个时代,这个词并没有多少贬义。 P15-16
目录
第一讲 诗歌唐朝 第二讲 咏怀述志 第三讲 咏史明志 第四讲 沧海桑田 第五讲 君子之交 第六讲 美丽情歌 第七讲 天伦之情 第八讲 民生疾苦 第九讲 忧国情怀 第十讲 边塞豪情 第十一讲 壮丽河山 第十二讲 田园情趣 第十三讲 离愁别恨 第十四讲 时光节候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