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帝内经选读(供中医学针灸学和推拿学专业用中文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黄帝内经选读(供中医学针灸学和推拿学专业用中文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 字数: 185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翟双庆//王玉兴|责编:单宝枝|总主编:张伯礼
  • 商品条码: 97875132563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0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为概论、原文选读和附录三个部分。概 论部分围绕《内经》的著作与成书年代、医学观念、 医学成就、对生命特征的独特论断以及学术价值与影 响等予以简要介绍。原文选读部分以《素问》和《灵 枢经》中最具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的八十余段原文为 基础,按照内容分为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精气神 、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治法等八章,每章之 内又根据原文内容分列为若干节。每节设有原文阅读 、词语注释、原文大意、要点解析等项,归纳并阐述 原文主旨和学术价值,揭示其对后世理论发展与临床 实践的指导意义。为便于理解原文,还安排有相应的 图表。另外,每章之前设有简要概述,每章之末设有 小结和思考题。附录包括《黄帝内经》大事年表及名 词术语索引。
作者简介
翟双庆,男,1962年12月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黄帝内经》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 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重量、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近年来,在《中国中医药报》连载内经相关文章80余篇,获得业内广泛赞誉。
目录
概论 第一节 从“医家之宗”到“世界记忆名录 第二节 与《希波克拉底文集》同龄的东方医典 第三节 与《希波克拉底文集》相似的医学理念 第四节 与《希波克拉底文集》比肩的医学成就 第五节 《内经》中那些令人瞩目的世界之最 第六节 《内经》中关于生命特征的独特论断 第七节 《内经》学术体系的价值所在 原文选读 第一章 养生 第一节 养生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女性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的变化规律 第四节 男性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的变化规律 第五节 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及其意义 第六节 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第七节 “治未病”的防治原则 第八节 生命与自然界阴阳二气息息相关 第九节 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内涵和属性 第二节 药物和食物气味的阴阳属性与作用特点 第三节 药物和食物气味太过对人的伤害 第四节 外邪侵袭与情志内伤致病的临床特征 第五节 阴精与阳气互根互用的关系 第六节 阴阳失调的典型临床特征与病机本质 第七节 调节阴阳的基本方法以及在防病养生中的应用 第八节 早期诊断与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第九节 阴阳理论在针刺治疗和诊法方面的运用 第十节 饮食五味对五脏精气是一把双刃剑 第十一节 阴阳属性的统一性和可分性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关系 第二节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奇恒之腑与传化之腑的区别以及五脏与六腑功能特点 第四节 水谷精微的生成与输布 第五节 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第六节 脾与胃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第七节 脾病而四肢不用的道理 第四章 精气神 第一节 神的重要性和神的产生及思维过程 第二节 营卫的生成和运行及交会 第三节 睡眠与营卫二气的关系 第四节 精气津液血脉的概念 第五节 六气脱失的病理变化及六气与脏腑的关系 第五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第二节 积证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 五脏的常见致病因素 第四节 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及阳气失常感受四时之邪的病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