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福地(诺贝尔文学经典)

福地(诺贝尔文学经典)

  • 字数: 582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波兰)弗瓦迪斯瓦夫·莱蒙特|译者:张
  • 商品条码: 978755060689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4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波澜壮阔的资本社会的真实画图,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 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 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人们拜倒在金钱脚下,而金钱又成为导致 种种罪恶的根源及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这部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福地》中,以当时波兰最大的工业城市 、财富追求者心中的“福地”——罗兹为背景,绘写了一副资本社会发展 的真实画图,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资本社会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 生存竞争。作家莱蒙特笔下的一群波兰、犹太、德国资本家形象,既有唯 利是图、贪得无厌等等共同的本质,又各有发迹的道路和独特的性格。《 福地》有力解释了人物个性的复杂和多样。主人公波兰实业家博罗维耶茨 基在事业上的雄心、苦干,在情爱上的虚伪、自私,以及有关人物——从 富豪、好友到情妇、未婚妻同他的关系,尤其刻画得准确、鲜明。
作者简介
莱蒙特(1868-1925),波兰小说家,年青时流浪谋生,阅尽人间凄苦,后成为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逝世前一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地》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杨德友,山西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北京市人。1956年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专业,1957年转学到太原山西大学英语专业,1961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主要译著有《俾斯麦回忆录》(第一卷)、《福地》、《巴尔扎克的婚事》、《论基督徒》、《理解俄国》、《历代耶酥形象》等。 张振辉1960年毕业于波兰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波兰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著有《显克维奇评传》、《莱蒙特——农民生活的杰出画师》、《20世纪波兰文学史》和《东欧文学史》(合著)等。译有波兰作家显克维奇的长篇名著《你往何处去》、《显克维奇精选集》、普鲁斯的长篇名著《玩偶》、莱蒙特的长篇名著《福地》、《诗人与世界——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诗文选》、《塔杜施·鲁热维奇诗选》以及波兰当代汉学名著《中国的使臣——卜弥格》等十余种。因在研究翻译和介绍波兰文学及促进中波两国文化交流上的突出贡献,于1997年获波兰文化艺术部授予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2000年获波兰总统颁发的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勋章,2006年又获波兰议会授予的“文化功勋和艺术荣誉金质奖章”。
精彩导读
罗兹苏醒了。 工厂第一道尖厉的汽笛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接着在这座城市的各个 角落,别的汽笛也渐次呜呜地叫了起来。那嘶哑的、持续不变的音响传到 了四面八方,就像一群恶狠狠的公鸡在歌唱,用它们的铁嗓子,呼唤着人 们去上工。 有着高大的黑色身躯和细长脖子的烟囱、耸立在雨雾中的大工厂,也 慢慢苏醒了,不时吐出一团团焰火,呼吸着一团团烟雾,表明它还活着, 并且正从依然笼罩着大地的黑暗中活动起来。 三月的小雨混杂着雪花下个不停,在罗兹的上空布满了一层重甸甸、 黏糊糊的大雾。雨点把白铁皮屋顶敲得当当直响,然后往下流到人行道上 ,流到黑黝黝的、满是泥泞的街道上,流到紧靠着长长的围墙、被寒风吹 得直打哆嗦的光秃秃的大树上。风是从野外松软的田地上吹来的,它使劲 地在泥泞的街道上翻滚,吹得篱笆不停地摇晃,还企图把屋顶全都掀开, 最后却在地面上消失了。可是过一会儿,它又把树枝吹得飒飒地响起来, 还不断冲撞着一间矮墩墩的平房的玻璃窗。在这间房里,突然闪出了一线 灯光。 博罗维耶茨基醒来后,点燃了蜡烛。这时闹钟也开始大声响起来,时 针指的是五点。 “马泰乌什,沏茶!”他对进房来的一个仆人叫道。 “都准备好了。” “先生们还在睡吗?” “如果经理先生下命令,我马上就去叫醒他们。莫雷茨昨晚说过,他 今天要睡久点。” “去叫醒他,是他们拿了钥匙?” “什瓦尔茨一个人来过。” “有人在夜里打过电话?” “昆凯值班,可是他走时什么也没有对我说。” “城里有什么情况?”他问得很急,但他穿衣的动作比这还急。 “没有,只有一个工人在加耶罗夫市场上被打伤了。” “够了,走吧!” “可是,砖瓦厂街戈德贝格的工厂也起火了。我们的守门人去看过, 全都完了,只剩下围墙,火是从烤房里烧起来的。” “还留下什么没有?” “没有,全烧光了。”仆人哈哈笑了起来。 “沏茶,我去叫莫雷茨先生。” 他穿上衣服后,经过餐厅,来到了 邻居房里。这餐厅的天花板下挂着一盏灯,刺眼的白光照射着铺上了桌布 、摆上了玻璃杯的圆桌和明晃晃的茶壶。 “马克斯,五点了,起来吧!”博罗维耶茨基打开了一间阴暗的房间 的门,里面涌出的空气夹杂着紫罗兰的气味,使人感到难受。 马克斯没有回答,只是他的床铺坏了,被压得匝匝作响。 。 “莫雷茨!”博罗维耶茨基朝第二间房叫道。 “我没有睡,我整夜没有睡觉。” “为什么?” “我在想我们的这笔生意,还略为作了个计算,一夜就这样过去了。 ” “你知道戈德贝格的工厂夜里起了火吗?马泰乌什说全都烧光了a” “对我来说,这不是新闻。”莫雷茨打着盹回答说。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我在一个月前就知道他要烧工厂。奇怪的是,他为什么拖延了这么 久,他的保险金已经不生利了。” “他的货很多吗?” “很多,都保了险。” “这样就把亏空平衡了。” 两个人爽快地笑了。 博罗维耶茨基回到餐厅里喝茶。莫雷茨则像往常一样,满屋子翻着他 的各种各样的衣服,他责骂马泰乌什说: “你如果不把东西都整理好,我要狠狠打你的耳光,叫你的脸变成一 块红布。” “你好!”马克斯这才醒了,他叫道。 “你还不起?五点都过了。” 这响亮的说话声把那在屋顶上传播、十几秒内甚至震响了窗玻璃的汽 笛声都掩盖了。 莫雷茨只穿了一件内衣,但他的背上还披着一件大衣。他坐在壁炉前 ,炉里一些满身油脂的劈柴被烧得劈里啪啦,十分热闹。 “你不出去?” “不,我本来要到托马索夫去,韦伊斯写信给我,要我给他送去一些 新的针布;可是我现在不去,我觉得太冷,不想去。” “马克斯,他也留在家里?” “我有什么地方急着要去呢?到那个破篷子里去?昨天我和父亲还— 起吃了—顿。” “马克斯,你经常和人吃吃喝喝,不会有好结果。”莫雷茨不高兴地 唠叨着,用火钩使劲地扒开火。 “这与你有什么相干!”从第二间房里传来了喊叫声。 床猛烈地咔嚓一声。门里出现了马克斯的高大的身躯,他只穿了一件 内衣,脚上穿的是一双便鞋。 “这恰巧和我很有关系。” “算了吧!你别惹我生气了。鬼知道卡罗尔为什么要把我叫醒,可你 又胡说八道了。” 他用低沉、但很宏亮的声调说。 莫雷茨回到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他把他所有的衣服都搬了出来, 扔在地毯上,然后慢慢地穿衣。 “你这样吃吃喝喝,会坏了我们的生意。”莫雷茨又把他那副经常掉 下来的金丝夹鼻眼镜托上他那干瘦的、犹太式的鼻子。 “什么地方?怎么坏的?” “到处都这样。昨天你在布卢门塔尔的家里高声说什么我们大部分的 工厂主都是道地的贼和骗子。” “我说了,怎么样!我永远要这么说。” 他看着莫雷茨,脸上掠过一丝不乐意的、轻蔑的微笑。 “你,马克斯·巴乌姆!我说你不会说这种话,你不应当说这种话。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