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斯皮瓦克思想研究(追踪被殖民者的主体建构)

斯皮瓦克思想研究(追踪被殖民者的主体建构)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陈庆
  • 商品条码: 97875100922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庆编著的这本《斯皮瓦克思想研究(追踪被殖 民者的主体建构)》聚焦于斯皮瓦克思想中的被殖民 者主体性建构问题,从文学、翻译、哲学、历史档案 书写和人权话语五个方面探讨了斯皮瓦克研究这一问 题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了她作为来自第三世界的女 性知识分子独特的立场方法,阐述了她独树一帜的理 论贡献。
作者简介
陈庆,女,文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艺术史、后殖民理论、翻译理论等。曾公开发表学术性论文、随笔十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斯皮瓦克的学术历程 第二节 国外斯皮瓦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国内对斯皮瓦克论著的翻译与研究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架构 第一章 在女性“他者”中的异质性 第一节 《在他者的世界里》与女性主义思考 第二节 性别问题中的异质性 第三节 生产与生育中的女性主体异质性 第四节 经典小说中的女性主体异质性 第二章 翻译中的性别主体性 第一节 《翻译的政治》中的伦理特性:爱欲还是屈服 第二节 翻译中正确的他者 第三节 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观:特定语言中的伦理特性 第四节 女性主义译者的任务:代理他者的语言机制 第三章 追踪“土著发声者” 第一节 被提前取消的“土著发声者” 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有关被殖民者主体性的规划 第三节 黑格尔与《博伽梵歌》之间的结构性共谋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建构的被殖民者主体性 第四章 意识形态机制中的主体表述 第一节 意识形态机制中的认知暴力 第二节 重读历史档案的史学立场及其方法 第三节 “世界化”的认知暴力:殖民地的他者化生产 第四节 被悄然引入的大写主体:反思福柯与德勒兹 第五节 女性主体建构中的操弄:档案中被禁言的舍摩国王妃 第五章 人权话语政治中的主体性建构 第一节 问题:将人权侵犯合理化 第二节 基于教育的人权主体性生产 第三节 人权理论中的乞题谬误 第四节 新型的人权教育方式 第六章 斯皮瓦克主体性思考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