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丛书

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丛书

  • 字数: 21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于可红//张俏
  • 商品条码: 97873081432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 新的形势和挑战,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高素质人 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育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为什 么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名校会把两校的赛艇 比赛延续成为跨越三个世纪的大战?为什么世界排名 第一的哈佛大学会顶着各种压力一直在学生中开展橄 榄球比赛?为什么像耶鲁大学这样一所以保守著称的 私立名校会有那么好的体育设施和运动成绩?大学精 神与校园体育文化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如何在校园 体育文化建设中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又怎样将大学 精神贯穿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更好地引导校园体 育文化的发展?这两者的互动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 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于可红、张俏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 发展研究》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作者简介
于可红,女,1960年生,浙江杭州人,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体质评价;休闲体育理论。迄今为止已出版著作《国家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休闲体育基础理论》、《体育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北仑策略一一区域推进体艺特色学校建设研究》等6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体育学》和公共体育教材《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概论》等7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余篇。主持2。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的地域特征与体育价值取向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 重点课题及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等。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内涵与结构:体育、文化、大学 第一节 体育文化的理解 一、何谓体育 二、何谓文化 三、何谓体育文化 四、何谓校园体育文化 第二节 一流大学的理解 一、何谓大学 二、何谓大学文化 三、何谓世界一流大学 四、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 第二章 形成与特点:体育文化、一流大学 第一节 体育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一、体育文化的形成 二、体育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一流大学的形成与特征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 二、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 第三章 关系与表现: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理论基础 二、“互动”的条件 第二节 大学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互动 一、大学精神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 二、大学制度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 三、大学物质文化与体育物质文化 第四章 现状与解读:我国一流大学的体育文化 第一节 国内一流大学体育文化概况 一、北京大学的体育文化 二、清华大学的体育文化 第二节 国内一流大学体育文化考察:基于一项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三、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调查 四、大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调查 第三节 国内一流大学体育文化考察:基于一项历史分析 一、“求是”精神的孕育阶段(求是书院至第三中山大学时期:1897—1927) 二、“求是精神”的凝聚与丰富阶段(国立浙江大学时期:1928一1949) 三、“求是精神”的时代发展阶段(调整发展时期:1949一1998;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时期:1998-) 第五章 比较与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体育文化 第一节 牛津大学的体育文化 一、牛津大学简介 二、牛津大学发展历程与体育的发展 三、牛津大学体育案例——赛艇 第二节 剑桥大学的体育文化 一、剑桥大学简介 二、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 三、剑桥大学体育的发展 第三节 哈佛大学的体育文化 一、哈佛大学简介 二、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 三、哈佛大学体育的发展 四、哈佛大学体育案例——用橄榄球来培养精英 第四节 耶鲁大学的体育文化 一、耶鲁大学简介 二、耶鲁大学的发展历程 三、耶鲁大学体育的发展 四、耶鲁大学体育案例——体育社团 第五节 世界一流大学体育文化启示 一、体育:一种历史传承 二、体育:领袖人才与社会精英培养的平台 三、体育:优秀公民教育的实践 四、体育:既保持传统又不断开放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