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活德育再论

生活德育再论

  • 字数: 287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高德胜|责编:陈晓燕
  • 商品条码: 97870102104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2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基本理论、重大主题、范式拓展、课程 应用等几个方面对生活德育论进行了的“升 级”。 (1)关于生活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探索 了生活德育的时代背景、核心主题和未来发展;认 为道德教育必然以道德学习为基础,对道德学习进 行了深化研究;并从教育本心的角度思考教育和道 德教育。(2)关于重大德育主题的探索,主要包括 习惯培养的德育意义、道德想象力在道德教育中的 作用、如何进行羞耻教育、自觉的感恩教育应该如 何开展、教育学如何思考道德伪善等过去德育理论 鲜有研究但又确实意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3 )关于生活德育的范式拓展,主要探讨了生活德育 如何与学校的道德领导结合,如何与教学中的批评 、表现等教育话语结合起来。(4)关于生活德育在 德育课程中的运用,结合作者十余年来主编德育教 材的经验,对德育教材的伦理学转向和加强叙事思 维进行了深入探索。
目录
导论 一、生活德育论:已经论了什么 二、生活德育再论:再论论什么 第一部分 生活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章 生活德育的境遇、主题与未来 一、生活德育论为何而生 二、生活德育论的“关键词” 三、生活德育论的未来 第二章 再论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 一、为什么需要一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 二、道德本能:道德学习发生的前提 三、接受暗示 四、服从要求 五、行动即学习 六、选择与思考 七、道德学习的综合性 第三章 “关心你自己”:教育之“本心 一、“关心你自己”:古典教育之指向 二、“关心你自己”:道德的根基 三、“关心你自己”:现代教育的一个悖论 四、“关心你自己”:教育之“本心” 第二部分 重大德育主题的探索 第四章 习惯、道德与教育 一、习惯:一个被败坏的概念 二、习惯与自我 三、习惯与德性 四、习惯的寓所 五、习惯的指称 六、习惯的时空之维 七、在先天与后天之间 八、习惯形成的“双重律”与“一重律” 九、在意识之外与在意识之中 十、在主动与被动之间 十一、在稳定与可变之间 十二、作为环境的教育 十三、作为笃行的教育 十四、作为思考的教育 十五、作为习惯改变的教育 第五章 道德想象力与道德教育 一、道德关乎想象吗? 二、“道德的”想象力 三、道德想象力的“道德意义” 四、解放道德想象力的道德教育 五、道德想象力的培育 第六章 感恩教育:从直觉到自觉 一、直觉性的感恩教育及其危险 二、感恩的人际与心理结构 三、探索感恩教育的基本理路 四、走出感恩教育的“原始状态” 第七章 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 一、道德伪善的心理学与伦理学研究 二、教育学视角的道德伪善 三、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的意义 第三部分 生活德育范式的拓展研究 第八章 道德领导与道德教育 一、何为道德领导 二、谁是道德领导 三、如何进行道德领导 四、领导的另一种可能 第九章 直言:在表扬与批评之间 一、两极化的教育话语 二、直言:“说真话的勇气” 三、直言之境下的表扬和批评 四、直言:教育话语与道德品质的提升 第十章 “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的功能定位 一、从“知识载体”到“探索平台” 二、“文化母乳”:学生立场的功能定位 三、“文化母乳”功能定位的实现 第十一章 品德教材的“叙事思维” 一、被说理论证占据的品德教材 二、叙事:“心灵的原初活动”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叙事探索 四、教材叙事思维转向的意义 后记 在热爱中艰苦前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