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 字数: 108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陈卓雷//黎世光
  • 商品条码: 97875096158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3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经历了分别以经济特区、开发区、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区为特征的三个阶段。经济特区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 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第一轮改革的先行先试区域。作为我国改革 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在“而立之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特区进一步 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总结了经济特区30多年发展的六大辉煌成就,提 炼了推动经济特区腾飞的五条宝贵经验,同时也提出了经济特区所面临的包 括发展方式、区域协调、产业结构、行政区划和政治体制上的五大难题。最 后本书提出了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坚持四项定位,实现四大跨越”的总 体思路,为经济特区的再次腾飞描绘了一个新的蓝图。 《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作者是陈卓雷、黎世光 。
作者简介
黎世光,1982年生,湖南湘阴人。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哲学、公共关系等课程。 陈卓雷,1977年生。2003年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师从赵智勇及胡缘成两位教授攻读产业经济学,在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IBM公司,在其全球商业服务部从事管理咨询工作。2008年回到江西财经大学,先在工商管理学院担任讲师。后调至产业经济研究院担任专职研究员至今。
目录
第一章 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总结 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 一、经济特区设立与发展 二、“老特区”与“新特区”的比较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 一、特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经济特区开放程度逐年提高 四、特区区域枢纽功能逐步增强 五、特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第三节 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 一、特区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为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二、特区外向发展的开放格局,为发展提供了外部引力 三、特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发展提供了体制助力 四、特区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发展提供了升级推力 五、特区公平包容的创业环境,为发展提供了精神拉力 第二章 经济特区发展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经济特区在发展方式上的问题 第二节 经济特区在产业结构上的问题 一、第三产业比重不理想 二、产业集群规划不合理 三、产业结构协调性不高 四、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 第三节 经济特区在行政区划上的问题 第四节 经济特区在行政体制上的问题 一、透明政府建设力度不够 二、效能政府建设力度不够 第五节 经济特区在区域协调上的问题 第三章 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形势和思路 第一节 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国际背景的新变化: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 二、国内背景的新形势: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第二节 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一、科学发展排头兵:由“特区速度”向“特区质量”跨越 二、区域发展增长极:从“要素集化地”向“要素辐射源”转变 三、中心城市打造区:由发挥特区功能向深化城市功能飞跃 四、政治改革突围区:从向经济体制改革到向政治体制改革借力 第四章 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第一节 积极推动特区与国内其他地区进一步合作 一、经济特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的重要性 二、经济特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的新途径 第二节 加速推动经济特区的科学发展 一、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发展方式的理性度 二、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发展过程的持续度 三、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发展环境的协调度 四、加强以人为本的体制改革,提升发展成果的共享度 第三节 努力深化经济特区体制机制创新 一、继续深化经济特区经济体制创新 二、积极推动服务型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三、大胆推动与经济发展协调的行政区划调整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