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富论(上下)

国富论(上下)

  • 字数: 6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英)亚当斯密|译者:郭大力//王亚南
  • 商品条码: 97875426300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32
  • 出版年份: 2009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 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 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 学家,都曾直挡或间接受其影响。对之推崇到无可进一步推崇,甚至于自 命为斯密信徒的人们,亦会从中取出几个章句来批评;反之,对之批评到 无可进一步批评,甚至于公然反对斯密主义的人们,亦莫不从中采纳几种 意见,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
作者简介
王亚南(1901~1969),湖北黄冈人。《资本论》的翻译者之一,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厦门大学校长。著有《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政治经济学史大纲》《研究》等。 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江两南康人。早期曾在广东文理学院、厦门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在上世纪30年代,他与王亚南合译了《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国富论》、《资本沦》等经济学著作,独自翻译了《人口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史》等。 亚当斯密(1723~1790),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由此确立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威望。1776年,他的《国富论》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被誉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把一牛献给了心爱的学术研究,终生未娶,没有子女。
目录
上卷 序论及全书设计/1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 论分工/3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理/10 第三章 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14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使用/18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23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36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42 第八章 劳动工资论/50 第九章 资本利润论/68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因用途不同工资与利润亦不均等/77 第一节 基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77 第二节 基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94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论/114 第一节 论时常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116 第二节 论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128 第三节 论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与不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之变动/139 旁论最近四世纪银价之变动/140 第一期/140 第二期/152 第三期/153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166 怀疑银价今犹继续跌落的根据/170 社会治化改进及于三种原生产物之影响各异/171 第一类/171 第二类/173 第三类/180 结论银价之变动/187 改良的进步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191 本章的结论/194 第二篇 论资财之性质,蓄积与使用 序论/207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209 第二章 视货币为社会总资财之一支而论述之,并论国民资本之维持费/215 第三章 论资本蓄积,并论生产的和不生产的劳动/248 第四章 论借放利息的资财/262 第五章 论各种资本用途/269 第三篇 诸国民之富的进步 第一章 论富之自然的进步/283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的衰微/287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296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于农村改良之贡献/304 下卷 序论/1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上之诸体系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3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21 第三章 论与某种国家通商,其贸易差额被假设为不利于我国,遂异常限制其各种货物输入/37 第一节 即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亦不合理/37旁论储金银行,尤其是阿谟斯特登的储金银行/42 第二节 根据其他诸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亦不合理/50 第四章 论支还/59 第五章 论奖励金/64 旁论谷物贸易及谷物条例/78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98 第七章 论殖民地/108 第一节 论建设新殖民地的动机/108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之原因/115 第三节 美洲的发现,及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究于欧洲有如何的利益/135 第八章 结论重商主义/176 第九章 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上视土地生产物为各国收入及财富之唯一资源或主要资源之学说/192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之收入 第一章 君主或国家之费用/215 第一节 论国防费/215 第二节 论司法费/229 第三节 论公共设施及土木工事之费用/239 第—项便利社会商业之土木工事及公共设施/239 第二项论青年教育之设施费/266 第三项 论各种年龄人民之教育设施费/286 第四节 论国君养尊之费/309 结论/309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家收入之源泉/311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之收入源泉/311 第二节 论赋税/317 第一项地租税/319 第二项利润税,即加在资本收入上之赋税/334 第一项及第二项之附录加在土地房屋资财上之资本价值税/344 第三项劳动工资税/349 第四项 原要混加在各种收入上的诸税/351 第三章 论公债/38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